-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优质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重难点1.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2.学习借鉴景物描写技法。3.结合本文写景状物的写法,进行艺术审美,从而能够知识迁移。一、识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二、知背景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鼐等8人破格当选。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朝廷任职的姚鼐来到山东,和友人相约登上了东岳泰山,后来就有了著名的《登泰山记》一文。三、拓知识1.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2.五岳独尊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海拔1524米。泰山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整体感知1.结构图示2.主旨归纳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自主探究一、诵读第1段,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 梳理基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________________(2)当其南北分者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译文: 环节二 分析文意3.对文章第一段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是写登上泰山之前看泰山,是高瞻远瞩,山外看山,使读者在入泰山探胜地之前,就先产生一种气势雄竣的总体感受。B.这段文字中点出古长城,表明泰山曾是古代两国的边界,并且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从而进一步突出泰山的地位。C.文章先写汶水和济水分流,再写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然后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 D.日观峰是以古长城为参照来写的,写日观峰为下文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做好了铺垫。二、诵读第2段,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 梳理基础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乘风雪________________(2)至于泰安________________(3)越长城之限________________(4)是月丁未________________(5)余始循以入________________(6)及既上________________(7)苍山负雪________________(8)明烛天南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余始循以入。译文: (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译文: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译文: 环节二 分析文意6.列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答: 7.下面对这段文字意思的概括,最恰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优质课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归园田居(其一)》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我与地坛》导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赤壁赋》优秀导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乡土中国》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简明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docx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故都的秋》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优秀学案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之基本资料.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优秀导学案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优秀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庖丁解牛》复习课导学案(教师版).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庖丁解牛》导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庖丁解牛》复习课导学案(学生版).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变形记(节选)》优秀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登高》参赛导学案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拿来主义》名师教学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少年吸烟危害》课件.pptx VIP
- 浙大中控ECS-100控制系统介绍.ppt VIP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Premiere Pro CC视频剪辑基础教程-全套PPT课件.pptx
- 浙大中控ECS-700系统概要.pdf VIP
- 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吨球形六方氮化硼聚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学教案课程设计.pdf VIP
- 满分优秀作文——《科技浪潮,筑梦未来》.docx VIP
- 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吨球形六方氮化硼聚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pptx VIP
- 浙大中控ECS-700控制站硬件使用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