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嵇康的神仙道教思想.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论嵇康的神仙道教思想 论嵇康的神仙道教思想 魏晋时期,道教由早期的民间组织逐步向世胄高门渗透,使得大批名士贵族成为它的虔诚的信徒,高层士族们纷纷效仿,一时蔚然成风。正始时期的玄学名士何晏、王弼、嵇康等都有着学道成仙的宗教信仰,并且付诸实践积极修行,服食导引以求长生。其时儒学式微,玄风昌炽,神仙道教思想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士人思想上的新变,使得儒学、玄学、仙学鼎足而三,共同打造出一个新型的学术思想体系出来。譬如嵇康,历来被称誉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但罕言其文士道教徒的事实,一方面是他的宗教实践,辟谷导引、服食丹药、求仙访道等实行,见载于史籍;另一方面,就其思想体系而言,历来的看法是源于老庄自然哲学,正象他自己所说的“老、庄,吾之师也”,但考虑到嵇康诗文中漫逸着的浓郁的游仙气息,还有他关于道教养生理论的精微阐发,目之为道教的而不仅是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似乎更具有说服力。以下结合《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等早期道教典籍来阐述之。 一 汉魏时期,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与道家学说的逐步复兴,导致儒家经学的式微与崩毁,汉武以来学术思想的大一统局面已然荡然无存。儒学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道家学说便得以堂而皇之地登上历史舞台。何晏、王弼、嵇康等玄学家应运而生,肩负起重建新的文化体系的历史使命,相继提出了名教本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论思想。在他们的努力下,玄学勃兴,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新兴的玄学文化思潮的基点是以儒济道、儒道融通,即以道为体,以经过道家理论改造的儒学为用,亦即内玄外儒之道。它主张以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来审视、调和、整肃各种社会关系,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但残酷的现实政治与文化构想的美好蓝图相去甚远,使得玄学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很难以社会政治为途径走向现实。事实上,自曹操专任刑名法术以来,就使士阶层对现实政治产生出厌倦情绪,及至司马氏假托名教残酷迫害玄学名士,更使得士阶层对玄学文化体系能否陶铸现实政治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以至激发出嵇康、阮籍那样的无君论来。现实政治既不能按照文化构想予以重建,士阶层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在修身养性中疏离政治,寻求个人安身立命之道,因而变得高蹈与虚无起来。于是自竹林玄学伊始,阐发《老子》虚静养生之道、《庄子》逍遥游之义就成了与玄学理论主体若即若离的一大支流。学术思潮的转向,刺激了士阶层追慕养生游仙的神仙道教的崛起,探讨现实肉体通过导引服食等途径得以实现长生飞升理想的文士方仙道凛然成为一时风尚。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玄学走向了仙学,一方面它既保持玄学批讨《老》《庄》的思想传统,另一方面又汲取、融合汉末以来神仙道教的理论养分,以虚役实,以天驭人,以仙御道,去寻求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别样良方。 魏初一大批文士与道教关系密切,嵇康也不例外。如卿希泰《中国道教史》说嵇康曾拜道士为师,“可说他完全是一个道教信徒”。孙明君则撰有《嵇康与文士道教》一文,提出嵇康创立所谓的“文士道教”一说,认为文士道教是广大教徒从下层社会向中上层知识分子阶层的转移,促进了民间道教向士族道教、官方道教的转化,着重强调了嵇康作为文士道教的开创者之功。嵇康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他将修道成仙作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坚信通过服药导引、辟谷等术可致长生,从而孜孜不倦地构建了一套神仙长生及养生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现实人生。就其学术体系而言,它不再是表现为一种纯粹的玄学思想体系,而是有意的糅合进了道教哲学的某些因子,这一思想旨趣的新变,使得浸淫于他骨子里的虚静无为的庄老之学一跃 而为养生求仙的神仙道教之学。嵇康是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在他的思想中有着“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批判现实的一面,有意味地是,他将这种儒学的批判也纳入到他所指向的仙道思想体系中来。他说:“然则自然之得, 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 不须犯情之礼律。故仁义务于理伪, 非养真之要术”(难自然好学论),在这里他将仁义与仙家养真要术相提并论,明显流露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的道教思想倾向。在《养生论》中他又提出:“善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此段引文道出了嵇康以玄学为本,儒学为末的理论实质,同时又表现了他尝试将玄学牵引、应用到方仙道的轨道上去的企图。很显然,嵇康的思想主流源于玄学却也未止步于玄学,而是比同时代的玄学家走得更远。嵇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