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教约》阅读练习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守仁《教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教约》阅读练习及答案 PAGE / NUMPAGES 王守仁《教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 14-18 题。(20 分) 教约 【明】王守仁 每天清早,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谐生: “在家因此爱亲敬畏之心,得无..懈忽、 未能填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贱否?来往街衢,步趋  礼仪,得无放纵、 . 未能谨饰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而后各退就席肄业。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明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 .急,毋荡而嚣,毋馁而 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天轮一班歌诗,其余皆 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 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冷静 . 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矢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行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 每闲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 .课仿。每十天则总四 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 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 句紬绎频频,抑扬其音节,宽虚其情意,久则 .义礼浃洽,聪慧日开矣。 每天时间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 数皆因此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瑕及于邪僻。教者这样,则知所施矣。固然,此 其大概 也;神而明之,则存乎 其人。 . . (选自《阳明传习录》 ,上海古籍第一版社 2000 年版) 14. 对以下句子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 分) A. 在家因此爱亲敬长之心,得无 懈乎 ..  得无:是否是 B. 来往街衢,步趋.礼仪  趋:小步快走 C. 审其仪节,度其容止 .  审:频频剖析、推究 D. 此其大概 也 ..  略:大的方略、谋略 15.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 ▲ )( 3 分) A. 毋躁而 急,毋荡而嚣 襟三江而 带五湖 . . B. 习礼之日,免其 课仿 何为其 然也 . . C. 久则义礼浃洽,聪慧日开矣 人死,则 曰:“非我也,岁也。 ” . . D. 神而明之,则存乎 .其人 臣认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乎 . 16. 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归纳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3 分) 王阳明给他的书院订立的规矩中,明确要求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而且重申要常抓不懈,养成习惯。 王阳明着重诗教, 《教约》第二段一、二句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后三句是对教员和学校提出的要求,思虑十分齐备。 王阳明对修习礼仪要求简洁而严格,十分着重仪式感,重申久而成习,养成德行。 王阳明对文化知识教课提出的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熟的要乞降详细的操作方法,暗合 心理学规律,在今日依旧有借鉴意义。 17. 用“ / ”给文中划波涛线的部分断句。 ( 3 分) 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听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 暇 及 于 邪 僻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8 分) 1)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明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 ▲ 2)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 14.D (大体 ) 15.A (连词,表并列。 B 代词,他们 / 助词,增强疑问语气。 C 连词,表承接关系, 就,便 / 连词;表转折,却。 D 介词,介进行为对象,于 / 语气助词,表示必定。 ) 16.B( 《教约》主假如针对教员对出的拘束,第二段第一、二句,面上看似是对学生 “歌诗”的要求,其实是从教员应当怎么要修业生的角度提出的,主假如对教 员怎么教课生的要求。 ) 17. 或作课仿 / 次复诵书讲书 / 次歌诗 / 凡习礼歌诗之数 / 皆听以常存童子之心 / 使其乐习 不倦 / 而无暇及于邪僻 18.(1) 唱诗的时候,必定要保持面貌隆重、气味沉着,要让学生吐字清楚、声音响 亮,要控制节拍和腔调。 ( 2)让他老是感觉精力充足,这样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反会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 趣。 【译文】 1 每天清晨,学生向老师行过礼后,教师按序次授课以前,要向全体学生发问: “你们在 家的时候,自己那敬爱热爱父亲母亲的心,有没有懒惰的时候 ?能不可以情真意切 ?每天早晚服侍 父亲母亲的礼仪,有没有亏欠和疏忽 ?能不可以依据礼仪的要求一一做到 ?在路上过往的时候,步 履姿态有没有不检点的地方 ?能不可以慎重当心?语言行动和心里活动,有没有欺

文档评论(0)

136****9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