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案板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是过零丁洋教案板书,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参考学习。   一、导入   (课件展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师:有同学读过这首诗吗?朗诵一下。   师: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齐读)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师:自由是作者的信仰或说是理想,诗人为了追求信仰和理想,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爱情和生命,可见信仰、理想之崇高,那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又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的呢?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他的诗歌《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作者、背景简介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与作者、作品、背景相关的资料,接下来,请同学展示预习成果。   你了解的文天祥?   明确:作家经历、作品风格、写作背景等   师:看来同学们在课下都做了认真的预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浏览一下。   (课件展示)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张弘范读后深受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   师: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是怎样的一首诗,竟然能够打动战场上兵戈相见的敌人?有时怎样的一首诗,让千百年来无数国人为之动容?   三、初读诗歌 朗读、诗译   师: 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歌   (1、正音,2、押韵,3、韵脚“经”、“星”、“萍”、“丁”、“青”,4、节奏223,七言律师的特点)   师:同学们是否能读懂这首诗呢?(关键字词的解释)   起一经:四周星:寥落:荒凉冷落。指战争造成的残破景象。惶恐:惊慌恐惧。汗青:指史册。   师:你们是如何翻译的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课件展示。)   1.正确释字,诗意扩充。   2.语言凝练、尽量押韵。   师:请看老师给大家的示例。 (课件展示。)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诗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1: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2: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3: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齐读)   师:我们在正确解释字词的基础上,学着用诗化的语言翻译了诗歌。这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朗读诗歌,在通过深入分析字词的深意来鉴赏诗歌。   四、研读诗歌   1、师:请同学读首联,然后思考: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事?   生: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这其中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文天祥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第二年在殿试中,被宋理宗亲拔为第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状元。   (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抗元,次年与元军讲和时被扣留。元方多次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只好将他押解北方。   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生:“辛苦”、“寥落”。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生: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   师: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   师: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   (读得感情充沛,读出了一种凄楚的味道。)   2、师:诗歌的哪一联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联。   颔联、它用哪些意象来进行抒情?(饱含情感的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   生:“柳絮”、“浮萍”。   师:柳絮,大家非常熟悉,微风一起,四处飘零,落在地上,任人踩踏。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生: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所以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   师:浮萍是什么?它与柳絮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方向。   师: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漂泊浮萍本无根”。何况这又是风雨中的浮萍,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国家将亡,自己身陷敌手,孤零一人,,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师:这两句诗句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以比喻的方式(对偶)写国势和身世,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和身世的惨淡,那么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国破家亡的悲哀。   师:用怎样的

文档评论(0)

hkhx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