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辛热性上治疗肿瘤临证的体会.docxVIP

吴茱萸辛热性上治疗肿瘤临证的体会.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茱萸辛热性上治疗肿瘤临证的体会 摘要:吴茱萸辛热性上, 气味俱浓善降, 在诸多方剂中皆有配伍, 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具温阳拔毒, 降逆升陷, 温中散寒止痛, 导热下行之效。将其在肿瘤临证应用方面的心得加以总结, 以利临床参考。 吴茱萸 1 温阳拔毒, 软坚散结 恶性肿瘤多偏虚偏寒, 一派阴邪表现, 为整体属虚, 局部属实的病变, 其病机特点在于正气亏虚, 痰瘀毒邪蕴结。临床肿瘤患者以寒证居多。“积之成也, 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缘由正气先虚, 痰瘀内生, 气血违和, 寒伤真阳, 日久浊阴僭居阳位, 湿痰瘀血深伏体内, 而成有形癥积。阴血有形为体为质, 阳气主动为用为力, 阴血依赖阳气方能运。祝味菊曰:“夫阴生于阳, 气化为津。阳用不彰, 阴津不继。”阳气虚复易招寒邪侵袭, 此乃虚虚之犯。 《伤寒质难》曰:“药有四性, 所以对人疗偏也;……四性之应用, 不过扶羸抑亢而已。”羸弱、抗邪衰微而虚怯过甚者, 助以吴萸之热, 困阳得以复苏, 鼓舞正气, 温中逐寒, 矫枉使正。“药有五味, 所以对症疗病也。……五味之为用, 升降表里, 汗下攻补, 各有所专。”吴萸辛散苦降, 开郁散结, 熨胁腹诸癥, 降浊阴而升清阳, 调节脏腑功能适得其平。肿瘤发展至晚期常兼有阳虚证候, 可有水气病或恶性积液出现。吴萸泻胸膈痞满, 温化寒痰冷饮, 可治疗肿瘤患者晚期恶性积液。 2 调和脾胃, 降逆升陷 消化道肿瘤患者因肿块压迫、浸润、坏死及术后形态的改变, 常引起胃蠕动、消化功能的减退, 出现呕恶、呃逆、腹胀等症。肿瘤患者术后由于麻醉、出血及手术创伤, 特别是消化道术后加以禁食及胃肠减压等, 使胃肠功能紊乱, 出现纳差、呕恶, 腹胀、便秘等症。化疗药物毒性较大, 消化道反应是常见的毒副作用, 出现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 腹胀, 伴有嗳气泛酸、呕吐清水, 腹泻等症。癌性疼痛患者服用吗啡类止痛剂的常见副作用有反酸、便秘等症。 上述症状的出现, 分析其病机为胃失和降, 冲气上逆, 故呕而不纳;中焦不治, 则土虚木郁, 中气被贼, 肝横逆犯胃, 发为吞酸;寒水侮土, 脾陷胃逆, 则吐利兼作。治疗当以调和脾胃, 降逆升陷为法。 吴萸味苦, 定吐止泻, 理关格中满, 苦热以泻之。辛散苦降, 降胃逆而止呕吐, 升脾陷而除泄利。吴萸之热, 佐以黄连则不热;佐以生姜则温中, 倾寒与倾热, 随所伍而易其性。 单用热药, 可能造成急爆之果, 固应善用温热而不为温热所乱, 吴萸佐黄连则不热。《本草蒙筌》言“茱连丸吴茱萸佐助, 乃吞吐酸水神方”。施今墨言 吴茱萸汤中人参、大枣培土而补中, 吴萸伍生姜, 增加其温中疏木降逆而升陷之功。如若食已吞酸, 胃气虚冷, 佐以干姜效更佳。吴萸入四神丸中, 借其性燥以去脾湿。脾恶湿, 湿则濡而困, 困则不能治水, 犯为泄泻, 脾湿既去, 则泻自止。 3 温中下气, 散寒止痛 癌性疼痛多为慢性疼痛, 临床上约78.6%的癌痛由癌肿本身引起的, 并随癌症发展而呈现进行性加重, 已经成为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上海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 肝癌的疼痛发生率为79%, 远高于第二、三位的胰腺癌61%、肺癌54%。以肝癌癌性疼痛为例, 肝区疼痛多为肝癌首发症状, 60%的患者常以肝区或上腹部疼痛、乏力及上腹部肿块就诊。 分析癌痛病人的病因病机, 不外恣食冷腥、寒邪直中入里, 或停滞脾胃, 损伤中阳, “寒多则气涩, 气涩则生积聚也”, 脘腹绞痛或绕脐作痛;或客于胸腹, 肝气郁结, 疏泄无权, 造成气滞血瘀, 邪毒结聚成块, 日久成积, 不通作痛, 寒邪积寒内瘀, 肝血冷涩, 不能四运, 亦加重疼痛;或窒塞于膈, 寒邪所隔, 气不得上下, 令人寒中, 腹满膨胀;或客于心腹, 肾气不固, 冲脉不能下守故冷气上冲胁肋;或循厥阴经上犯巅顶作痛, 下至太阴。故治疗当以温中下气, 散寒止痛为法。 《本草崇原》:“吴茱萸禀木火之气。禀火气, 故主温中。禀木气, 故主下气。中焦温而逆气下, 则痛自止矣。”李杲云:浊阴不降, 厥气上逆, 膈寒胀满, 非吴茱萸不可治也。 吴萸辛散苦泄, 性热祛寒, 可逐经脉关节一切冷痹, 平心腹胸首各种寒痛, 尤以肝经所循之处为著。汪昂曰其气燥, 故专入肝而旁及脾、肾。既散肝经之寒邪, 又疏肝气之郁滞, 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肝为刚脏, 体阴而用阳, 藏营血而主疏泄, 肝阳易亢, 肝风易动。肿瘤临证应用吴萸之时勿忘酌加白芍、当归等养血柔肝之品。 4 引火归原, 导热下行 口腔溃疡 (中医称之为口疮) 是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头颈部肿瘤为例, 30%~60%接受放疗的患者会出现口腔黏膜炎症, 若同时合并化疗发病率则超过90%。患者常会出现咽干、口干、舌燥、味觉改变、弥漫性口腔黏膜红肿疼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