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设计.docx

基于可穿戴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可穿戴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设计 摘要:针对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可穿戴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系统采用MEMS传感器对老年人的心率和跌倒状态进行检测,采用北斗RNSS定位模块获取老年人的位置信息,设备适合老年人穿戴,当老年人体征参数异常或突发跌倒险情时,系统自动进行定位,并通过GPRS通信模块将当前发生的险情及位置发送到指定监护人的手机上,从而得到精准及时的救助。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5亿,老年人的健康监护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根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中,每年至少有1/3的人有一次意外跌倒经历。在意外死亡的老年人中,约有2/3是由意外跌倒引起的 1. 健康监护系统的总体结构 基于可穿戴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包括北斗RNSS定位模块、主控处理器(MCU)、跌倒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GPRS通信模块和一键呼救按键等,其实现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采用基于MEMS传感器的可穿戴式设计,可佩戴于老人的手臂或腿部。通过心率检测模块获取老人心率,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跌倒检测,用北斗RNSS定位模块获取老年人的位置信息,主控处理器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通过GPRS模块将数据发送给监护人。终端设有人工一键呼救和自启动两种求救方式,当老人出现心率异常或跌倒状态时,报警指示模块进行蜂鸣/震动报警,提醒老人进行报警判断。老人可在30s以内自行消除报警信息或选择一键呼救按键报警求救,如果蜂鸣/震动报警器超过30 s没有复位时,则直接启动报警程序,将包含自身位置的求救信息通过GPRS模块发送至老人的子女或指定监护人的手机上,以便获得及时精准的救助。 2. 健康监护系统的设计 2.1 主控处理器(MCU) 终端采用成熟稳定的MSP432处理器作为主控处理器,控制北斗RNSS定位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跌倒检测模块、GPRS通信模块及一键呼救模块、报警指示模块等重要模块。主控处理器一方面对北斗RNSS定位模块送过来的卫星无线电导航信号进行读取、解析及综合处理后,得到用户的位置、时间等定位信息;另一方面,当接收到一键呼救按键命令或心率、跌倒检测模块启动报警命令后,主控处理器负责将包含自身位置的求救信息按GPRS短消息格式进行封装和打包,并将打包和封装好的求救信息传送至GPRS通信模块。 2.2 跌倒检测模块 跌倒检测模块中采用飞思卡尔公司开发的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三轴向低重力加速传感器MMA7260Q。MMA7260Q的可选灵敏度允许在1.5 g、2 g、4 g和6 g的不同范围内进行设计。它的3μA睡眠模式、500μA低运行电流、1.0 ms的快速启动响应时间以及6 mm×6 mm×1.45 mm的QFN小巧包装等其他特性,使围绕MMA7260Q的设计活动轻松方便、经济高效。MMA7260Q是一款单芯片设备,具有三轴向检测功能,使便携式设备能够智能地响应位置、方位和移动的变化。它的封装尺寸很小,只需较小的板卡空间,另外还提供快速启动和休眠模式。这些特性使MMA7260Q成为采用电池供电电子产品的理想之选,并且MMA7260Q的参照设计开发工具可为不同设计提供所需的各种组件。 人在正常活动时与跌倒过程中,有不同的加速度。人在正常行走时的总加速度是以1g为中心,正负1g的范围内波动,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值为9.8 N*m/s;当在跑步或在一定高度跌倒的时候,总加速度一般在4g以上。因此,通过设置总加速度的临界值可以判断人员是否跌倒,考虑到跌倒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性,结合实验结果,本设计的临界值设置为大于3g时触发单片机启动发射程序报警。 2.3 心率检测模块 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当前身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心率信号监测是健康监护系统中重点关注的体征参数。体表心电信号是一种微弱的低频双极性信号,其幅值的典型值为1 m V,一般在10μV~4 m V变化,其频率一般在0.05~100Hz范围内。目前测量心率的方法主要有血氧法、动脉压力法、心电信号法和光电容积描记法四种。这四种方法虽然测量手段不同,但他们都是利用心脏脉动周期内人体各部位出现不同生物电信号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心率 人体在没有剧烈运动情况下,人体中静脉、肌肉和骨骼等组织部分对光的吸收率曲线是缓慢变化的,但由于心脏泵血的作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对光的吸收率曲线具有明显的变化过程。光电容积描记法(PPG)正是利用这一原理,由监测设备发出的可见光去照射人体的皮肤组织,然后利用光敏传感器检测皮肤组织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因为动脉中血液对光的吸收有明显变化而其他组织没有,所以该电信号包含交流AC量和直流DC量两部分,采用用信号滤波的方法可以将其中的AC量提取出来,这个AC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心脏泵血的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