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导流板的模具加工中辅助导流板设计
摘要:热压罐成型模具的温度梯度会增加复合材料固化的不确定性。提高模具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可保证复合材料构件的固化质量和成形精度。现存模具优化方案大多操作困难,难以用于工程实践。本文提出在模具支撑结构中,添加沿流体流向倾斜一定角度的直板作为导流板,通过控制导流板的倾斜角度,调整气体在模具后部的压缩程度,最终确定添加导流板的最佳位置。采用本文方法能够达到优化模具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的目的,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中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模具的优化工作。
1 前 言近年来,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对模具温度场的研究可分为环境参数和结构参数两个方向。张铖综上可知,已有研究主要解决模具“温度滞后区”在升温阶段的低温问题,但该区域降温阶段温度高于其他区域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本文兼顾升温、降温两个阶段的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提出在模具支撑结构中添加导流板,通过改变其倾斜角度来调整气体在模具中流动体积的大小。观察模具表面温度的改善情况,确定导流板最佳的倾斜角度。相较其他优化方法,此方法不仅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温度变化滞后于其他区域的问题,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中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模具的优化工作。2 理论分析2.1 对流传热罐内流体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见气体密度受压力、温度的影响。质量守恒方程:(ρU)=0 (2)动量守恒方程:(ρuU)=(ρvU)=(ρwU)=能量守恒方程:其中: (7)其中:通过公式(7)可知,罐内理想气体气团总量保持一定时,若压缩流体体积,使其流速增加,便可提高流体与模具间换热能力,降低模具表面的温差。2.2 传导传热 (8)其中:3 仿真分析3.1 模型建立本文选用尺寸为2040 3.2 网格划分将模型导入到3.3 参数设置与边界条件根据雷诺数所在范围,流体的流动状态可分为:(1)层流:Re≤2300。(2)层流与湍流间:2300≤Re≤8000。(3)湍流:Re≥8000。雷诺数计算公式为: (9)式中:u为风速;d为热压罐工作直径;ρ为流体密度,其随温度的变化如公式(1);μ为流体动力粘度,T2000 (10)其中: μ又由于罐内温度范围为298 所以,罐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为湍流。根据热压罐内实际工作的传热特点,在3.4 结果分析在由于模具型板厚度较薄,上、下表面温度分布一致,所以可用型板上表面温度分布情况代替模具整体型板温度分布情况。在升温、降温两阶段中各取一时刻对模具型板上表面温度分布云图进行分析。根据图8(4 模具优化方案4.1 优化模型建立针对模具表面温度分布的特点,结合第一节的理论,提出在模具支撑结构中添加导流板,通过改变其倾斜角度来调整气体流出后部通风孔的面积大小以及模具后部气体体积的压缩程度。提高模具“温度滞后区”的流体速度,增强流体与模具背风端的导热能力,从而减小模具表面的温差。在第二节的模具简化模型基础上,多次调整导流板与模具底板间的角度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组数据深入分析。角度分别为4°、6°、7.5°、8°,角度越大,后部流体压缩程度越大,如表1所示。4.2 优化结果分析将上述模型分别导入根据图9可知,增加导流板后模具型板温度方差都有所减小。但导流板倾斜角度过大时模具背风端流体体积被急速压缩,流体间粘性阻力过大,阻碍流体流动,所以随着导流板倾斜角度增大,温度方差先减小后增大。当导流板倾角为7.5°时,温度方差最小,优化效果最为明显,平均温度方差降幅达到52%,此时与未添加导流板时模具的上表面温度分布云图对比如表2所示。对比分析可知,模具迎风端顶角温度有所降低,中后部的温度滞后区面积明显减小,且不同温度区块间过度平缓,整体温度分布均匀性明显提高。5 结 论本文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grapher的室内工作软件在物探绘图软件中的应用.docx
- 基于GSRevi的BIM正向装配式设计建模与出图在某EPC项目中的应用.docx
- 基于his的孕产妇信息化筛查系统设计.docx
- 基于hml5的融媒体新闻技术规范研究.docx
- 基于HTA的网上售后服务操作流程设计优化研究.docx
- 基于HTML5+VR微链接式的唐崇陵翁仲逆向设计实践.docx
- 基于il-6和il-18的芍苓汤对银屑病的疗效研究.docx
- 基于jjf1815-2020《ⅱ级生物安全柜校准规范》测试方法研究.docx
- 基于Kriging模型的双12相高速永磁发电机优化设计.docx
- 基于LabVIEW的智能婴儿监控系统的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力帆 2019款 KP350 摩托车适用2019款2020款 用户说明书 保养手册.pdf
- 2025-2031年中国COSPLAY服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解数咨询-全价猫主粮行业调研报告:醇粹、高爷家.docx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二级下册unit2.ppt VIP
- VSD负压引流术护理查房.pptx VIP
- 大众奥迪诊断系统ODIS7.21用户手册.pdf VIP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课件.ppt VIP
- 网神日志审计系统技术白皮书.doc VIP
- 高级英语第一册-U10-The-Artist-in-America.ppt VIP
- 狗主粮行业调研报告解数咨询14117mb.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