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滑块摇杆机构的柔性机器人手爪.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滑块摇杆机构的柔性机器人手爪 0 引言 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机器人手爪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MARTIN等 另一类机器人手爪的设计从简化结构讲究实用的角度出发,不追求过于仿人外形。如Robotiq公司研制的连杆驱动的三指手爪,结构紧凑精简,独特的连杆驱动结构使其在抓取物体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传统的手爪多为刚性连接,存在对定位偏差敏感、易损坏目标物等缺点,与人手操作目标物表现为柔性接触差距较大。因此近些年柔性或软体机器人手爪悄然兴起。刘晓敏 本文基于连杆机构、腱传动以及弹性机构,设计了一种刚柔并济的三指柔性机器人手爪。其中手爪每根手指的指尖、指中节由滑块摇杆机构实现,手指尖、指根运动由驱动源通过弹簧带动,实现了柔性;更大夹紧力仍由刚性元件提供,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1 手指设计原理与结构 五指机器人手爪虽仿人程度高,但设计制造困难、成本高。另一方面,在工业领域,因结构化程度高,物件形状单一,一些机械手常采用两根手指完成夹取 1.1 手指设计原理 从简化结构的角度,设计的机器人手爪由3根手指组成,手指基本构造与运动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杆件1为指尖、杆件2为指中节、杆件3为指根。指尖与指中节可由指根上的滑块带动,杆件1、杆件2、杆件3与滑块构成滑块摇杆机构,如图1(a)所示。因此滑块可驱动指尖、指中节同时运动形成手指夹取或包络运动。杆件3作为指根可以绕关节2单独来回摆动,如图1(b)所示,指根采用腱传动方式,指根舵机通过腱传动带动指根收缩动作。 为使手指具有柔性,给杆件2处和腱传动增加了弹簧,即拉簧2与相关钢丝绳扮演了“腱”,如图2所示。指根后部装有拉簧可使指根回位。主动轮顺时针转动,通过腱带动从动轮逆时针转动,杆件3进行收缩动作。主动轮反转,拉簧3拉动杆件3,杆件3恢复到初始状态。弹簧的设计保证了手指接触的柔性。 1.2 手指结构 提出的三指机器人手爪采用模块化设计,3根手指相同,此处以单个手指为例。 根据图2中指尖柔性的实现原理,在指中节上设有滑槽,在指中节中布置拉簧。指尖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收缩状态;指尖受接触外力时,将使指尖轴在滑槽范围内往左滑动使指尖张开,如图3所示。为避免拉簧1过硬而减小柔性效果,指尖运动相关的拉簧1设计得较软,主要起到使指尖柔和接触目标物的作用,不提供较大的夹紧力。即当指尖接触目标物使得指尖张开时,拉簧1拉开,因拉簧1较软,指尖凸块易滑至滑槽最远端,指中节才对指尖刚性拉动,提供较大的驱动力。类似人类接触目标物时,由皮肉先软接触目标物,但夹紧还是主要靠骨头的道理,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为增大指中节与被抓物体的接触面积,在指中节上设有扩展板,扩展板也有微小的转动角,使其能够更好适应物体外形。其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指尖上装有指尖帽,指尖帽为可拆卸软质材料,可以通过改变指尖帽的形状使其更好适应被抓物体表面。在指根内安装丝杆电机,丝杆上安装滑块,其作用相当于滑块摇杆机构中的滑块,丝杆电机为其提供动力。 为实现图2所示的指根腱传动和弹簧柔性驱动,有关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设计手指基座,其中舵机通过钢丝绳及拉簧2驱动指根运动,钢丝绳与拉簧2相当于腱。采用钢丝绳绕在传动轮上能够更好的传递旋转运动,采用拉簧作为驱动结构的一部分,既能够作为吸能和缓冲结构,亦可以防止舵机堵转烧毁。指根与基座采用拉簧3为指根提供回复力。舵机正向旋转带动指根收缩,手指进行收拢抓取动作,舵机反向旋转由拉簧3提供反向力,指根回复至初始位置。可以通过改变安装距离改变拉簧3预紧力。有关手指完整三维图如图5所示。手指尖与指中节都有平的表面可方便粘帖触觉传感器。 手指收缩和释放动作:指根舵机驱动指根,指根收缩;丝杆电机根据被抓物体形状驱动指中节和指尖,手指弯曲;调节指根及指中节、指尖位姿直至与被抓物体形成包络,图6为手指收缩动作。松开物体时,指根舵机反转,指根依靠拉簧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丝杆电机驱动指中节和指尖至初始位置,手指伸展。 2 手爪结构 3根手指基座与底座呈10°角交错安装,一侧1根,一侧2根,同侧2根同向安装,异侧相向安装,如图7所示。基座上安装手掌,手爪三维图及实物图如图8所示。各手指参数见表1。同时,可以在手掌、指中节扩展板、指间帽上安装触觉传感器用于检测接触力,或者粘贴橡胶垫以增加摩擦力。 3 抓取力 3.1 指端作用力 如图1所示,当滑块由丝杆电机驱动时,它将沿杆件3(指根)向下移动,并拉动杆件2(指中节)。然后,杆件1(指尖)由杆件2驱动围绕关节1旋转。在这一运动中,3个杆件可以形成包络抓取。 力学分析将在静态平衡水平条件下进行,如图8所示。首先以滑块为受力对象, 关节1力矩平衡为 式中 —杆件2提供的拉力 —杆件1长度 为简单起见,杆件1和杆件2的铰链假定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