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血糖监测.pptx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计学;一、血糖监测的目的;低血糖:一般将血糖≤2.8mmol/L作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而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的范畴,但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血糖不低于此值也可出现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反应:呈发作性,发作时间、频率随病因不同而异,可分为两类:?、自主神经过度兴奋表现:多有肌肉颤抖、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流涎、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四肢冰冷等。②脑功能障碍表现:初期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后可有幻觉、躁动、易怒、性格改变、认知障碍,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二、血糖监测的时机;(一)血糖监测的时间;(二)不同时间点监测血糖的意义;(二)不同时间点监测血糖的意义;(二)不同时间点监测血糖的意义;三、血糖监测的频率;三、血糖监测的频率;血糖监测:大家都关心什么?; 操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是试验结果准确的最根本保障! ;四、如何监测血糖;(一)操作流程1—评估;(一)操作流程2—准备;(一)操作流程3—采血前;(一)操作流程4—采血;(一)操作流程4—采血;(一)操作流程5—健康教育;(二)注意事项;(二)注意事项;(二)注意事项;(二)注意事项;(三)影响血糖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1、血糖试纸对测量值的影响;2、仪器因素对测量值的影响;3、操作过程对测量值的影响;4、患者因素对测量值的影响;5、采血部位对测量值的影响;(四)血糖控制的范围 个体化;空腹血糖莫过七 餐后千万别过十 糖化蛋白三月查 切记不要超过七 ;(五)如何做监测日记?;(五)如何做血糖监测日记?;(六)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七)如何处理检测过程中的特殊情况?;1、几乎同一时间两次针刺采血,为何两次检测结果会有较大差异?;2、为何患者已有低血糖症状,检测结果却在正常范围内?; 五、血糖监测的认识误区;(一)感觉不舒服才测血糖;(二)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三)认为测糖化血红蛋白没必要;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此反应是不可逆的,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 ;;;(四)只测餐前血糖,不测餐后血糖; 六、血糖仪的质量管理;1、血糖仪的质控 2、生化比对;1、室内质控(IQC);;(2)室内质控结果判读;(3)室内质控结果记录;(4)常见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2、生化比对注意事项1 ;2、生化比对注意事项2;科学监测 避免误区;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宜自我监测血糖 ;糖友出现以下10种情况赶紧测血糖;6.脾气变大。低血糖的症状包括易怒、焦虑、颤抖、心慌、出汗、饥饿等,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因此出现情绪变糟时,也许该测血糖了。 7.压力骤增。家庭变故、工作压力会使血糖水平升高,如果压力来源持续存在,需要频测血糖。 8.忙碌。忙碌本身会让血糖升高,另外也容易让人忘记测血糖,甚至忘记吃饭。因此,忙的时候不妨用闹钟或便条来提醒自己测血糖。 9.锻炼。运动会使血糖短暂升高,接下来又能降低血糖。应该咨询医生,看看运动前可以接受的血糖是多少。锻炼时要把应急的甜食和手机、血糖仪带在身边。 10.感觉任何不适。糖尿病人应该对身体的暗示保持敏感,出现任何不适都要尽快测血糖。; 结 束 语;复 习 题 ;Thank you !;(二)不同时间点监测血糖的意义;四、如何监测血糖;(七)如何处理检测过程中的特殊情况?;2、为何患者已有低血糖症状,检测结果却在正常范围内?;(四)只测餐前血糖,不测餐后血糖;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宜自我监测血糖 ;6.脾气变大。低血糖的症状包括易怒、焦虑、颤抖、心慌、出汗、饥饿等,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因此出现情绪变糟时,也许该测血糖了。 7.压力骤增。家庭变故、工作压力会使血糖水平升高,如果压力来源持续存在,需要频测血糖。 8.忙碌。忙碌本身会让血糖升高,另外也容易让人忘记测血糖,甚至忘记吃饭。因此,忙的时候不妨用闹钟或便条来提醒自己测血糖。 9.锻炼。运动会使血糖短暂升高,接下来又能降低血糖。应该咨询医生,看看运动前可以接受的血糖是多少。锻炼时要把应急的甜食和手机、血糖仪带在身边。 10.感觉任何不适。糖尿病人应该对身体的暗示保持敏感,出现任何不适都要尽快测血糖。

文档评论(0)

quanxinquany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