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手册学生版.pdf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概说 ★内涵和分类 〔一〕内涵 简单地说, “国学〞就是中国传统的学问,又称“中学〞、 “国故〞、“国粹〞等。 “国学〞一词最早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 ?周礼·春官宗伯·乐师 ?里有这样一句话: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这里的“国学〞就是指学校,而“国子〞主要指贵族 子弟。 用“国学〞一词来指代中国传统的学问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 1840 年,中英鸦片战 争爆发,西洋学术开始进入中国,从此就有国学、西学的名称相对而存在。 1898 年,张之 洞在 ?劝学篇 ?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所谓“中学〞即为“国学〞。 1902 年, 由于担忧中国学术的衰亡,梁启超将“国学〞与“新学〞、 “外学〞比照,使“国学〞成为 中国传统学术的代名词并逐渐传播开来。之后,虽有“国故〞和“国粹〞等称谓和讨论,但 到了 19 世纪 20 年代后, 仍普遍采用 “国学〞一词来概括中国传统的学术或学问, 并一直延 续至今。 〔二〕分类 国学是中国一切学问的总称,它的范围相当广泛,也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一般认为国 学的分类有两个标准,一是四部,一是四门。 四部 将国学分为四部是针对国学典籍而言的。古代分书籍为四类,即经、史、子、集,称 为“四部〞。这种分类方式最早见于晋代,到清代时比拟系统,清代 ? 四库全书 ?所收三万六 千多册古籍就是按照四局部类的。 “经〞就是“经典〞的意思,主要是儒家经典,指 ?诗 ?、?书? 、?礼 ?、?乐? 、?易? 、? 春秋 ?及其相关书籍。战国时期,孔子删定六经,奠定了 ?诗 ? 、?书 ? 、?礼?、?乐? 、?易? 、? 春秋 ?的经典地位。后 ? 乐?亡失,至汉代确立为“五经〞;到了唐代,由于科举等原因, ? 孝经 ?、?论语 ?和 ?孟子 ?被提出来与六经并列; ?礼 ?包括 ?周礼 ? 、?仪礼 ?和?礼记 ?,?春秋 ? 有? 左传 ? 、 ?公羊传 ? 、 ?谷梁传 ? 三传,加上被视为解释经典的 ?尔雅 ?,因而,有一种说 法:经部共有 ?十三经 ? 。 关于“史〞的定义, 梁启超说: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较其总成绩, 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而关于 “史〞的分类, 一般沿用梁启 超的“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和政书〞四体。 “纪传体〞是我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以给人物 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历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的 ?史记 ? ,加上后来班固的 ?汉 书? 、范晔的 ?后汉书 ?、陈寿的 ?三国志 ?,合称“四史〞。我们经常听到的“二十四史〞是 指包括“四史〞在内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如 ?晋书 ?、?宋书 ? 、?元史 ?、 ?明史 ?等。清 乾隆年间编 ?四库全书 ?时,正式确定纪传体史书为“正史〞; “编年体〞是按年、月、 日的顺序记载历史事件的,这类史书起源最早, ?春秋 ? 、?左传 ?就是,还有比拟著名的 ?资 治通鉴 ?也是编年体史书;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迹为主, 表达一事的始末, 始创于南宋袁枢 的?通鉴纪事本末 ? 。后来,受袁枢的启发,陆续有 ?宋史纪事本末 ? 、?明史纪事本末 ?等 ?九 朝纪事本末 ? ;“政书〞是记述典章制度的史书,广泛地收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