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始
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 Flaback 电路的原理。 今天介绍的容中,公式比较多,有些枯燥;但是经过理论推导,期望能让大家
对于Flyback电路的“工作原理,伏秒平衡定律,以及C.C.M.和D.C.M两种工作模式”
等容的理解,能更加透彻些。
Flyback 转换器原理
主要容:
一、 Flyback 电路简述
二、 Buck-Boost 转换器原理
三、 Flyback 转换器原理
四、 Flyback 电路改进版本介绍
附录:
I Flyback 变压器设计
II Flyback 电路的 EMI 分析
Flyback 转换器应用相当广泛,其原因有:
从电路的角度看,Flyback 电路有最少元件的特性;从设计的角度看,
从电路的角度看,
Flyback 电路有最少元件的特性;
从设计的角度看,
Flyback 电路有简单高可靠度的特点;
从经济的角度看,Flyback 电路成本最低,醉适合一般小功率的电源使用。
从经济的角度看,
在实际的应用中,用在接市电的低瓦数电源,多半用Flyback电路来实现,例如:
30-40W的笔记本电脑, 70-80W的个人电脑, 40-50W的传真机与影像扫描机, 20W以下的Adapter (适配器)
未来的电子产品讲究轻薄短小又省电,所以 Flyback 电路会更风行。
Flyback转换器电路是由Buck-Boost电路,利用磁性元件耦合的功能衍生而来,
所以要探讨Flyback电路,必须先从Buck-Boost电路开始
Flyback电路简介
Flyback电路架构
Flyback变换器,俗称单端反激式 Db DC变换器,又称为返驰式(Flyback)转 换器,或Buck-Boost转换器,因其输出端在原边绕组断开电源时获得能量,因此 得名.
Flyback变换器是在主开关管导通期间,电路只储存而不传递能量;在主开关 管关断期间,才向负载传递能量的一种电路架构。
Flyback变换器理论模型如图。
TXVout
TX
?
Vin
PWM
实际电路结构
根据Flyback变压器的同名端绕制方式,有下面两种形式,这两个电路实 质上是一样的。当然,Flyback电路还有其他衍生形式(见附录I )。
Flyback变换器优点电路简单,能高效提供多路直流输出,因此适合多组输出的要求
Flyback变换器优点
电路简单,能高效提供多路直流输出,因此适合多组输出的要求
转换效率高,损失小
匝数比值较小。
(4)输入电压在很大的围波动时,仍可有较稳定的输出,目前已可实现交流输入在
85~ 265V间,无需切换而达到稳定输出的要求。
(三) Flyback 变换器缺点
( 1)输出电压中存在较大的纹波,负载调整精度不高,因此输出功率受到限制
通常应用于150W以下。
(2) 转换变压器在电流连续 (C.C.M.) 模式下工作时,有较大的直流分量,易导致 磁芯饱和,所以必须在磁路中加入气隙,从而造成变压器体积变大。
(3) 变压器有直流电流成份,且同时会工作于 C.C.M./D.C.M. 两种模式,故变压 器在设计时较困难,反复调整次数较顺向式多,迭代过程较复杂。
Buck — Boost转换器工作原理
所有的导出型转换器都保留其基本转换器的特性;要了解 Flyback转换器,要
从其基本转换器Buck— Boost电路开始。
(一) Buck— Boost 电路组成
Buck— Boost电路由一个开关晶体管,一个功率二极管,一个储能电感和一个 输出电容组成,见图1。
图1 Buck — Boost电路结构
(二) 电路特性
(1) 输出电压为负电压
(2) 输出电压的大小可高于或低于输入电压
(3) 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流波形都是脉波形式。
(三) 工作原理
为方便理解电路工作原理,先介绍一下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电感总是“阻碍外电路通过电感的磁通(电流)的变化”,即:
外电路通过电感的磁通i (电流ij增大,电感将产生与i (电流ij反向的磁 通2 (电流i2),阻碍外电路磁通i (电流h)的增大;
外电路通过电感的 (电流ij减小,电感将产生与(电流h)同向的磁通2 (电 流i2),阻碍外电路i (电流ij减小的减小。
以下就 Buck- Boost 稳态电路的工作作一个简要说明。
假设一个周期的开始时间为:开关晶体管 Q1导通时(Turned On或Closed )。 此时输入电压完全跨在电感之上,电感的电流将成线性增加。由棱次定律,“外电 路通过电感的电流h增大,电感将产生与ii反向的电流i2,阻碍外电路电流ii的增大”。 外电路电流 i1 (主要是主电路电流) 从同名端流出,原边的同名端为负,异名端为正, 所以电感电压Vi为“+”,电感所存储的能量因此逐渐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胶带斗提和熟料拉链机专项检查通报.docx
- 胶囊车间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及报告【精编版】.docx
- 角支座建模与强度分析毕业论文.docx
- 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2页).docx
- 脚手架搭设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
- 脚手架搭设专项方案1(双立杆终版).docx
-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DOC31页).docx
-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精编版】.docx
-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docx
- 脚手架施工技术要求09525.docx
- 基于AIML的智能助理机器人系统:技术、应用与挑战.docx
- 多媒体技术赋能大学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docx
- 先天性高肩胛症伴发畸形特征剖析与精准治疗方案抉择.docx
- IL-6信号轴对CD5+B细胞淋巴瘤化疗敏感性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启示.docx
- 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与序贯化放疗的疗效、毒性及临床抉择探究.docx
- 大黄蛰虫丸对活化肝星状细胞的调控机制与临床意义探究.docx
- 武汉市部分高中学生课下线上物理学习现状:洞察、剖析与展望.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数字化生存能力培养新路径.docx
- 长株潭体育城市建设:现状、挑战与发展路径研究.docx
- 基于版权与收费模式协同视角的视频网站收入增长策略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