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一、单项挑选1.下面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篇》的是A;A.孟母三迁B .断织劝学C .杀猪取信D .孟子去妻 D ; D.齐国2.孟子游说诸侯,被授与“卿”之高位,是在A.宋国BC.魏国.滕国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 自 B_.《庄子》;A .《论语》B .《孟子 》CD.《荀子》4.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是在 C;A.唐朝BC .元朝D .明朝.宋朝5.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思想家是B.告子;A .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6.提出闻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命题的思想家是 D ;A.孔子 B.墨子 CD.孟子.荀子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榜样”的国学大师是 C ;.章太炎A.王国维二、多项挑选BC.蔡元培D.梁启超1.以下篇目出自《孟子》的有BCD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挑选
1.下面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
.母仪篇》的是
A
;
A.孟母三迁
B .断织劝学
C .杀猪取信
D .孟子去妻
D ; D.齐国
2.孟子游说诸侯,被授与“卿”之高位,是在
A.宋国
B
C
.魏国
.滕国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出 自 B_
.《庄子》
;
A .《论语》
B .《孟子 》
C
D
.《荀子》
4.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是在 C
;
A.唐朝
B
C .元朝
D .明朝
.宋朝
5.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思想家是
B
.告子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6.提出闻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命题的思想家是
D ;
A
.孔子 B
.墨子 C
D.孟子
.荀子
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榜样”的国学大师是
C ;
.章太炎
A.王国维
二、多项挑选
B
C.蔡元培
D
.梁启超
1.以下篇目出自《孟子》的有
BCD
;
A.《公冶长》
B .《公孙丑》
C .《告子》
D .《尽心》 E .《为政》
2.以下名句出自《孟子》的有
A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ABDE ;
B.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E.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 20XX 年,全球
130 多万华人通过网上投票选出了“十大国学大师”
;以下属于“十大国
学大师”的是 _ ABCE ;
A.梁启超
B
C
D
E.冯友兰
.陈寅恪
.鲁迅
.季羡林
4.以下成语典故出自《孟子》的有
ABCDE ;_
A.五十步笑百步
E.尽信书不如无书
B .始作俑者 C .出类拔萃
D .率兽食人
三、默写(名句填充) :
1、不以法规,
2、天子不仁,士庶人不仁,
3、谨庠序之教,
不能成方员
不保四海不保四体
;
;诸侯不仁,
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
不保宗庙
;
;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放辟邪侈,
5、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
无不为已;
6、君之视臣如手足,就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就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
土芥,就臣视君如寇仇
四、简答:
;
1、怎样懂得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认为,那些在政坛上位置显要的人物,并不是大丈夫;大丈夫之“大”
,不是指外在
形貌,也不是指权力大、位置高、财宝多,甚至也不是指学问高、才能强,而是表达在做人
的修养、抱负抱负、人格操守;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是要坚守做人的准就,立身行事,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这便是宏大的大丈夫精神!大丈夫的精神核心是“大公无私”,熟悉到正义在己,从而坚贞不渝,不因境遇的变化而变化,不为外力的阻碍而舍弃,甚至可以为正义而献诞生命;2、怎样懂得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 ,它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不是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而是布满正义、布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这种气,阳刚、强劲,气壮山河, 气贯长虹; 这种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物的引诱而坚持正义,听从真理,刚直不阿,坚忍不拔;3、怎样懂得孟子所提出的“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在一般情形下,生命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应当珍视的;但是,假如生命与正义不行两全,二者必需作出选择的话,我们就不能苟且偷生,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的修养、抱负抱负、人格操守;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就是要坚守做人的准就,立身
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