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鄂教版八年级下).docVIP

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鄂教版八年级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一.卷面书写。(4分) 二.按要求回答下面1~8题。(22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常用字。(2分) 我们都面面相qù( )了,shū( )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niǎoniǎo( ),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2.完成词语并解释填入的字。( )(2分) ( )首贴耳: 不( )其数: ( )在必行: ( )不可言: 3.文史知识填空。(1分) (1) 中国现代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女神》《星空》等。 (2) 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腊月?正月》《天狗》《满月儿》等 4.根据语境默写古诗句。(6分) (1)寄蜉蝣于天地, 。 (2)大漠孤烟直, 。 (3) ,晓天江树绿迢迢。 5.提炼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2分) 格林尼治时间今天清晨5:38,搭载着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的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并于8分钟后顺利进入轨道。飞船上载有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和西班牙的三名宇航员。这是自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今年失事以来,欧洲宇航员首次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有人认为,它将有助于推动欧洲的航天计划。 6.体味下段文字的特点,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2分) 在春天的原野,我们默默地祝愿生命与永恒。 , ;那云朵的洁白,是我们真挚的过去;那空气里激荡着的,是我们露珠般闪烁的笑声。 7.根据下段文字的内容给“化石”下一个定义。(3分) 化石是生物记载在地层书页里的文字。在沉积岩中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生物的遗体形成的化石叫遗体化石;生物的粪便等遗物形成的化石叫遗物化石;生物的足迹等遗迹形成的化石叫遗迹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变,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化石是 。 8. 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下面各题。(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是一首 (体裁),也是一首 (内容)。 (2)诗中包含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3)诗歌第一、二联写自己被贬谪的境遇及归来的感慨,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4)诗歌第四联点示主旨,表现诗人 的气概。 三.完成下面9~13题。(12分) 一个文明种族,能不能移居到太空中的其他行星系统中去? 1929年,英国剑桥大学的青年讲师约翰?德斯蒙德?贝尔纳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生灵和魔王》的小册子,书中广泛预言了半个世纪之后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有关人类未来的种种问题,如环境与生态、行星际探测等。他想到,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尚不足太阳总辐射能量的十亿分之一,这实在是巨大的损失。倘若人类能够利用那些白白流失的太阳能,那人类就会得到空前的发展,将会摆脱地球的约束,生活在环绕太阳运行的人造星球上…… 贝尔纳深邃的历史眼光博得了人们的高度尊崇。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美国研究的第一个空间移居地就命名为“贝尔纳星球”。 在未来的岁月里,地球作为人类的活动舞台必将会显得过于狭小,移居太空堪称是势在必行。最先为在太空兴建居住点考虑具体实施方案的人,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杰拉尔德?基钦,奥尼尔。1969年,他为一些特别聪明而又富有进取精神的学生开了一个特殊的讲习班,要他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来解决种种世界性的问题。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行星的表面是否确系不断扩展的技术文明唯一的用武之地?鉴于地球上陆地面积有限,而到其他行星上去居住又不甚合适,学生们便设想发射一个空间容器,拟使其内部保持大气,并由旋转产生人造重力。他们的答案是:为了让较多的人在其中正常生活,这样一个容器直径应有几千米。整个构想就这样开始了。“贝尔纳星球”可居住5万人,在住人的中央圆球两旁,各有一个环形结构,里面是农业区,为空间居民提供食物。球外有一个由许多反射镜组成的环,可将阳光反射到居住区内。 9.选文采用了 的说明顺序?(2分) 10.选文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11.选文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2.人类移民太空的原因是什么?(3分) 13.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尚不足太阳总辐射能量的十亿分之一,这实在是巨大的损失。 四. 完成下面14~19题。(14分)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