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5课《伤仲永》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VIP

语文:第5课《伤仲永》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伤仲永》导学练测 【课文背景知识】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穷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王韶,取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世称荆公。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旨在说明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字词综合运用】 生词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此。今常用作判断词。) 稍稍宾客其父 (渐渐、慢慢地。今义:稍微。) 复到舅家 (再,又。今常用义为重复、往复) 泯然众人矣 (普通人。今常指大家、许多人。) 3.词类活用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经常性:每天,天天。) 泯然众人矣 (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父异焉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感到惊异,对……感到诧异。) 邑人奇之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奇,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用作意动词: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父利其然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认为这种情况是有利可图的。) 【重点难点讲解】 1.叙议结合 本文第1、2自然段记叙了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揭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第3自然段是作者的感受和议论,它告诉人们,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对于发展个性才能是十分重要的。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叙述的升华,两者相得益彰。 2.对比鲜明 仲永三个阶段的才能,形成鲜明对比。幼年时可谓天资聪颖;五岁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时,“泯然众人矣”。作者有意运用这种鲜明的对比,促使人们去探求仲永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达到警醒的目的。 【知识延伸检索】 1.关于“先扬后抑”的写法 为了贬低、否定某种事物而故意先赞扬、肯定某种事物的写法,叫做“先扬后抑”,反之,则叫“先抑后扬”。本文为了表现方仲永二十岁时“泯然众人矣”,而先写幼年时的他如何才华横溢,这里运用的就是“先扬后抑”的写法。采用这种写法往往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2.关于借喻和借代 借喻是意在喻,借代是意在代。用借来的事物表现本体的时候是借喻,没有本体而作代称的是借代。喻和代是这两种修辞方法的区别所在。 王安石《木末》诗中有两句说:“缲或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意思是缲或白雪一样的丝,桑叶又绿了;割完了黄云一样的麦子,稻田正是青青的时候。诗中的‘“白雪”和“黄云”作为喻体单独出现,在后面隐有“白丝”和“麦子”的本体;“雪”和“云”不是“丝”和“麦”的特色,因此是借喻而不是借代。而成语“青黄不接”中的“青”和“黄”是未成熟和已成熟庄稼的特色,它们的后面没有隐去本体,只是用“青”代替未成熟的庄稼,所以是借代而不是借喻。 【课文阅读指导】 金溪 民方仲永, 世 隶耕。仲永生 五年 ,未尝识 金溪县的乡民方仲永,(家里)世代务农。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曾见过(纸、笔、墨、 书具, 忽 啼 求 之 。 父 异焉, 借旁 砚等)文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他的这种举动感到惊奇,(于是)向邻 近 与 之, 即书 诗四句,并 自 为 其名。其 诗以 养父母、收 居借来给了他, 他当即写下四句诗,并且自己为诗写了标题。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 结同 族 为 意 , 传 一乡 秀 才 观 之。自是 指物 族的人为中心思想,诗传出后,全乡的读书人(争着)欣赏他的诗作。从此,指定题材(叫 他) 作诗 立 就, 其文 理皆有可观 者。 邑 人 奇 之 , 稍 写诗,他立刻就能写成,诗的文采和义理都有可取之处。 同县的人认为他的才能非凡, 渐 稍 宾客其父 或 以钱 币乞 之。 父 利 其然也, 渐地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有的人还用钱财和礼物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觉得那样做有 利可 日扳 仲永 环谒于邑 人, 不使 学 。 图,就每天领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 这一段写五岁神童作诗扬名邑中,其父借以图利,不让他学习。 余闻 之 也 久 。明道 中,从先人还 家,于舅 家见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