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工程的现场检测.ppt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结构工程的现场检测.pptx

13 地下结构工程现场试验与检测1、基本概念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一词,国外最早见于1962年。 复合地基的概念已成为很多地基处理方法的理论分析及公式建立的基础和根据。它已广泛地运用于如碎石桩、砂桩、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和石灰桩等加固地基的理论分析中。后来 初期 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应用,人们开始重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研究 主要指天然地基中设置碎石桩而形成的碎石桩复合地基 应用领域 高等级公路房屋建筑铁路堆场机场堤坝复合地基定义 复合地基是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加强,或被置换或者在地基土中设置加筋材料,由原来地基和增强体共同承载并协调变形的地基。工业厂房地基堆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复合地基的分类与形成条件(1)根据地基中增强体的方向可分为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均质人工地基竖直向增强复合地基(2)根据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可作下述分类;复合地基常用的形式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竖直向增强复合地基斜向增强复合地基长短桩复合地基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 的区别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础复合地基形成条件 复合地基犹似钢筋混凝土,其中地基中的桩体有如混凝土中的钢筋。 它的实质就是考虑桩、土的共同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采用了垫层的方法; 这无疑较之仅仅认为荷载由桩体来承担要经济和合理。 2、荷载试验(见书39面,自学)13.3 桩基静载试验和动测技术 桩的分类按施工方法:预制桩和灌注桩按桩的设置效应:大量挤土桩、小量挤土桩和不挤土桩按桩的受力性能:端承桩与摩擦桩一、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1、试验目的 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除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l.5~2倍外,其余试桩均应加载至破坏。 2、试验加载装置 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锚桩、反力梁装置能提供的反力应不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l.2~1.5倍。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4根,并应对试验过程中锚桩上拔量进行监测。 (2)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l.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3)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 当试桩最大加载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加载反力。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3、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 荷载:应力环、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沉降:百分表、电子位移计测量。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两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中等和小直径桩可安置2个或3个位移测试仪表。4、试桩制作要求 (1)试桩顶部一般应予加强,可在桩顶配置加密钢筋网2~3层,或以薄钢板圆筒做成加劲箍与桩顶混凝土浇成一体,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对于预制桩,若桩顶未破损可不另作处理。桩帽 (2)为安置沉降测点和仪表,试桩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试坑地面宜与桩承台底设计标高一致。 (3)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为缩短试桩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或掺人早强剂。 5、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 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lO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d。6、加卸载与沉降观测 (1)加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2)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min、lOmin、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l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晦隔30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人试验记录表。 (3)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lh的沉降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4)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②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③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5)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每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2倍。每级卸载后隔l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30min再读一次,即可卸下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