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Chapter 6 Flavonoids;第一节 概 述;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苯并γ-吡喃酮);黄酮类化合物 : 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取代基。;;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大豆异黄酮;;; 羟基 甲氧基 亚甲二氧基 -OCH2O- 异戊烯基 常和糖形成苷 ;黄酮苷: 糖的种类: 单糖苷 双糖苷 叁糖苷 酰化糖苷 糖的连接方式: O-糖苷 C-键苷;中文名;四、黄酮类化合物命名;7, 4?-二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 7, 4?-dihydroxy-flavone-7-O-glucoside;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 芦丁、橙皮苷 扩冠作用 如:槲皮素、葛根素 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作用 2.有抗肝脏毒活性 如:水飞蓟素、儿茶素 3.抗炎作用 如:芦丁、羟乙基芦丁等 4.雌激素样作用 如:染料木素、大豆素等 ;5.抗菌作用 如:木犀草素、黄芩素、黄芩苷 6.抗病毒作用 如:槲皮素、山柰酚等 7.泻下作用 如:营实苷A 8.解痉作用 如:异甘草素、大豆素等 9.其它作用 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性 状: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颜 色: 黄酮(醇)及其苷:显灰黄--黄色。 若7-及4’-位引入-OH 和–OCH3等,颜色加深。 查尔酮:显黄--橙黄色。 二氢黄酮(醇)及异黄酮:不显色或显微黄色。 花色苷及苷元:颜色随pH不同而变化 : pH7 显红色;pH=8.5 显紫色; pH8.5 显兰色。;溶于水、乙醇、甲醇等强极性溶剂中,羟基越多,糖链越长,则水溶性越大。 ;因分子中多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中。酚羟基数目及位置对酸性影响:;PH梯度萃取: 7 、4’-二OH 7-或4’-OH 一般酚OH 5-OH 3-OH;*; (二) 碱性 ?-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如浓硫酸、盐酸等生成盐,但生成的钅羊盐极不稳定,加水后即可分解。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H2SO4中生成的盐,常常表现特殊的颜色(深黄色),可用于鉴别。 也可以与生物碱试剂反应,发生沉淀。 ;四、显色反应;;2. 四氢硼钠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1. 三氯化铝显色反应;3-或5-OH黄酮:生成黄色络合物 3-OH络合物比5-OH络合物稳定 加入枸橼酸(柠檬酸) 5-OH络合物解离;在氨性甲醇溶液中,邻二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绿色~棕色~黑色沉淀。;C;盐酸-镁粉: 四氢硼钠: AlCl3反应: Mg(OAc)2反应: ZrOCl2+柠檬酸:;;练习: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并用化学反应鉴别;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等;常用粗提物的精制方法: (一)碱提取酸沉淀法 (二)溶剂萃取法 ;;石灰乳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优、缺点: 优点:使含有多羟基的鞣质,或含有羧基的果胶、粘 液质等水溶性的杂质生成钙盐沉淀,不被溶 岀,有利于浸岀液的纯化。 缺点:浸岀效果可能不如稀NaOH水溶液,且有些黄酮 类化合物可能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物质不被溶岀。 注意:在碱提酸沉法中,酸、碱的浓度不宜过高。 碱性过高,破坏母核;酸性过强,生成钅羊 盐;(二)溶剂萃取法: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地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目的。例如植物叶子的醇浸液,可用石油醚处理,以便除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而某些水提取液则可加入多倍量浓醇,以沉淀除去蛋白质、多糖类等水溶性杂质。; 二、分离 (一)pH梯度萃取法 (二)柱色谱法 ;(一)pH梯度萃取法;(二)柱色谱法 常用吸附剂或载体有硅胶、聚酰胺及纤维素粉等,也有用氧化

文档评论(0)

5686464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