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 15
湖南农业大学景观规划
摘 要:在湖南农业大学现有的校园景观基础之上,结合园林生态学的理论知识,从整体到局部对校园进行景观规划,意在将农大建设成为一个绿色、宜人的生态校园。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空间;规划
一、前言
校园(Campus)是以聚集师生为主体的生态单元, 校园内的师生主体和各类环境因素的总和,称为校园生态系统 (CampusEcological system) 。高度人工化是校园生念环境 (campus Eco— environment) 区别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最突出的特
征。校园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内涵的双重性, 自然生态是学校的基础, 文化
内涵是学校的灵魂。 由于大学校园建设涉及面广, 规划要求高, 故本文主要以大学校园作为研究对象。
生态校园 (Ecological caⅢ pus) 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遵循人与自然协调的原则, 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
湖南农业大学本着以人为本, 建设生态和谐校园为目标, 逐步完善新老小区的景观不足,不断提高校园生态与文化的质量。
二、湖南农业大学校园概况
(一)学校概况
湖南农业大学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 12.Okm。校园东与东湖渔场交界,南临浏阳河,北与湖南农科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接壤,西 与东岸乡毗邻,总占地 226.762hm2。根据长沙市总体规划,校区范围已划入长沙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区。
(二)自然条件
校区地势平坦, 为平缓丘陵地貌。 整个校区东高西低,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高度在 31.5~47.0m之间,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湖南农大属长沙县榔梨镇地域。据历史记载,榔梨没有地震记录。根据 1996 年 6 月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 (1990) 》所示,长沙县所属榔梨镇等地的抗震设防裂度为六度。湖南农大属长沙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 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
校园浏阳河段参照榔梨镇流量观测站资料:最高洪水位为38
校园浏阳河段参照榔梨镇流量观测站资料:最高洪水位为
38. 50m(黄海高
程 1998 年) ,最低水位 28.50m,最大流量 3400
,最小流量 0. 68
/ s。
指标
极端最高温度
数据
40. 7℃
指标
最大冻土深度
数据
50mm
极端最低温度
一 11.3℃
年平均风速
2.7m/S
年平均温度
17. 6℃
常年主导风向
NW
最热月月平均温
28. 6℃
频率
24%
度
最冷月月平均温
度
4.8℃
基本风压 ( 高度
lOm)
年平均相对湿度
72%
抗震设防裂度
6 度
年平均降雨量
1417.5mm
冬季大气压力
101.57kpa
最大积雪深度
200mm
夏季大气压力
99.5kPa
(三)绿地现状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有 60 年的建校历史,学校主要有新建校园和老校区组成,新建校园一直在更新建设,老校区景观良好,植物生长繁茂。但是从生态、艺术和文化的角度上来看,目前校园绿地尚存在如下问题:
优势分析
( 1)基本骨架采用“网络式 +细胞型”,将功能相近的建筑和区域合成独立的组团,排布于道路网中,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老教学区规划统一,采用建筑结合整齐植物的形式,是最有序的部分,平视、俯视效果均得益,且易使学生快速进入严谨认真的学习氛围中。
)后建成区多采用老校区所没有或少有的品种,拾遗补缺,达到了丰富景观层次、形成各自特色的效果。
)在住宅区的植物配置均注意了通风、采光、抗破坏等功能上的需求。
)校园内现有为数不少的大树,干径在 30cm-90cm之间,其中有一批树龄在50 年以上;另外,校园内还有少量名贵的稀有树种,实现了人文和教学便利。
)在一些地方发挥了农业特色。如,利用园中的六丘实验田,一教后的实验水稻等等。
劣势分析
)绿地系统性不强,新老校区间没有合理的过渡。建设时间的差异导致空间布局零散,见缝插绿式的布局方式随处可见。难以发挥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植物层次单一,景观类型单调。色彩搭配不丰富,乔木过于集中,乔灌草比例不合理,很难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季相景观缺少变化。常绿树过多,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之比为 6.7:1 ,灌木中也缺少花卉和彩叶品种。
)基调树种不明显, 种类单一。校园内植物种类仅 200 余种,乔木不到 40 种,灌木不到 30 种,除了少数 7、8 种,其余绝大多数品种出现频率很低,也不能
体现本校特色和风格。 缺乏植物群落的配置, 在植物景观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都显得严重不足。 同种植物分散各处, 相对集中度不够, 不能形成吸引人的特色景观,缺少“量大为美”的体现。
)模纹花坛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