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开题报告】.doc

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外研究动态 从理论发展进程看,收入分配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遵循马歇尔的思路,以研究要素分配为主,50年代之后研究重点转向了以基尼系数为核心的个人或家庭分配问题,研究方法倾向帕累托分析。按时期特征分,收入分配理论包括:以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以瓦尔拉斯、克拉克、马歇尔等为代表的新古典时期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后凯恩斯学派、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等。1933年美国颁布《农业调整法》,1962年欧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运用目标价格、营销差价补贴、保护价收购等手段来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日本则主要通过成本加收入补偿、最低价格保证、价格平准基金等一系列制度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70年韩国针对工农发展失衡状况,启动“新村运动”来强调农村综合发展[1]。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Sen,A.K.,1992)等人对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的福利水平和差距提出疑问[2]。刘易斯(A.Lewis)指出,在二元经济中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与资本主义部的工资水平会有较大的差距[3]。在内生性研究模型的应用中,卢卡斯运用微观化的个量分析方法,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引入索洛模型,视其为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的另一增长的动力形式[4]。西方学者认为“三农”问题的直接根源就是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向城市倾斜的问题比较严重,再加上农村居民收入的基数小、起点低,农村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劣势地位[5]。 (二)国内研究动态 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收入分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及实际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领域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题目。从现今已有的学术研究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定的收入差距拉大,可以实现先富带后富,然而过度拉大就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吴武英和叶春林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性解析”一文中提出我国城乡差距超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影响粮食安全、农民生活、社会和谐[6]。 在阅读大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国内学者着眼于两个层次的研究,其一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其二是站在某个省(市)的角度,基本上采取现状、原因和对策三步走。而从研究手段看,一部分学者进行纯文字性地阐述,而大多则是采用数据和模型来辅助研究的进行。从研究的内容看:1.从城乡居民收入构成因素分析,顾海兵、王亚红等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7]。2.从某一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角度分析,比如消费需求、人力资本等。3.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李若建等学者根据内陆和沿海、城市和城郊的收入差距来分析问题并得出建议[8]。4.从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选择其一作为分析对象,或者只对城镇居民内部差距分析,或者只对农村居民内部差距分析。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目前存在的问题,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政府的政策惯性、教育机会不均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才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浙江而言,2005年《今日浙江》的“经济观察”一栏,指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为农民参加培训创造机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9]。2006年高玲芬指出应重视浙西部的基础建设,增加其技术和经济投入,采取扩大化的就业政策让尽可能多的低收入人员得到稳定收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发挥社会保障作用。而对高收入者采取严格的税收制度,鼓励其发展公益和社保事业[10]。 选题依据 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化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波动性过程。1978-1984年,农村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而且大量农民开始从事副业增加了其农业收入,使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1985-1994年,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应递减,外加农资产品价格上升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1995-1997年,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并且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城镇部门的约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1998年后,政府开始逐渐减免农业税,对农民进行一系列补贴等,使农民收入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扩大,原因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不如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震荡起伏随着政府政策的出台以及社会经济

文档评论(0)

如果.可以.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坚持分享有价值的资源!

认证主体汉中恒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10726MA6YWAFG7U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