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三课大众传媒的变迁.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3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中国近现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 二、大众传媒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报刊 2、广播 3、电视 4、互联网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何以知天下事? “传”的是什么? 信息 一、报刊 1、中国报刊业的形成阶段(19世纪) 2、中国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昭文新报》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等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3、中国报刊业的繁荣阶段(改革开放后) 一、报刊 1978年 2000年 报刊总数 186家 2007家 报刊种类 930种 8725种 二、广播 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1926年) 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1949年) 到1999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98座,收音机拥有量近3亿部,人口覆盖率达到90.35%。 1978年全国电视台只有32座,社会电视机拥有量300万台。 1958年,北京电视台(CCTV前身)开始试验播出 到1999年,经过整合,电视台集中为368座,而电视覆盖率则达到了总人口的95%,电视的受众接近11亿,其中有线电视的受众为8000万。 三、电视 中国最早的电视台? 四、互联网 1、网络媒介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即因特网)诞生 2、特点: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3)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1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 互联网诞生于何时? 中国何时正式接入互联网 讨论题: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台时间(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台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人数) 7213 3014518 902171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会不会影响其他媒介的发展?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005年11月22日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达13.2%,另外13%的青少年存在着网瘾倾向。 思考题: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大众传媒的影响呢?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自由意味着责任 ——肖伯纳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