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_______
(2)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_______
答案:(1)相约同行。期,约定。 (2)退休回家。;2.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尔子孙承承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 ) ②便要还家( )
③子之哭也( ) ④苛政猛于虎也( )
答案:①交错相通 ②通“邀”,邀请 ③您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6.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
答案: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7.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纯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泰山妇人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她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意思对即可);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
答案:①常常犯错误 ②割断;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1)注意“于”的意思,“忧患”、“安乐”都是词类活用,“使……忧患”、“使……欢乐”;句(2)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翻译,特别注意“自是”、“复”、“喧”的意思。
答案:(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而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的比较。答题时要明白什么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甲文意在说理,乙文叙述故事,然后明理。
答案: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乙】文的分析理解。根据注释读懂全文后再分析,此文通过叙事说理,联系全文可看出断机杼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做事情要全神贯注,不能三心二意。
答案: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意对即可);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____
(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_________________
(4)此人可就见 就: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1.3.1辨析、修改病句(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1.3.2仿写句子、对联(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1.4名言名句(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1.5名著阅读(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1.7综合性学习(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2.1.1小说阅读(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3.1诗词鉴赏(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3.2.1文言文课内阅读(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2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3.2.2文言文课外阅读(专题突破版)-语文其他课件.pptx
- 2016春冀教版(三起)五下Lesson 17《Danny’s Email》-英语五年级下册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