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3_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201210197.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3_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201210197.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eq \o(\s\up7(作业时限:30分钟 作业满分:50分),\s\do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垃圾分类”入选“中国媒体2019十大流行语”。某校高二学生探究垃圾分类的话题发现,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但是,垃圾分类工作在有些地区的推进中也遇到了问题。作为新事物,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①垃圾分类在推进中存在问题,应阻止其发展 ②垃圾分类作为新事物,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有思想准备 ④是否继续推进垃圾分类要以人们的主观需求作为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作为新事物,对垃圾分类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②符合题意。垃圾分类工作在有些地区的推进中也遇到了问题,表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有思想准备,③符合题意。垃圾分类在推进中存在问题,但垃圾分类作为新事物,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而不应阻止其发展,①说法错误。是否继续推进垃圾分类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以人们的主观需求作为出发点,④说法错误。 2.2019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突出主线,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不断进步。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B )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②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不断进步,从哲学角度体现了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和“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都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①③符合题意。“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从哲学角度体现了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④不符合题意。 3.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给人民带来共享便利等方面受到广泛认可,但是,由于发展模式不明确、经营管理存在诸多漏洞等问题,共享经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遭遇。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C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的、迂回的 ②要在包容、审慎对待新事物的同时引导其健康成长 ③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之处 ④受到大众认可是新事物具有远大前途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给人民带来共享便利等方面受到广泛认可,但是,由于发展模式不明确、经营管理存在诸多漏洞等问题,共享经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遭遇。这启示我们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之处,我们要在包容、审慎对待新事物的同时引导其健康成长,②③符合题意。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①错误。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大众认可不是根本原因,④错误。 4.与其浑浑噩噩度日,抱怨生活循规蹈矩、枯燥乏味,不如从小的习惯开始,做出改变,读一本好书,交三两好友,学一项新技能,开始一段从未走过的旅程……只要坚持,幸福终会水到渠成。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 ①要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②要脚踏实地,重视量的积累 ③要坚持学习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④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不如从小的习惯开始……只要坚持,幸福终会水到渠成”说明要脚踏实地,重视量的积累,要坚持学习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重视量的积累,而不是质变,④不符合题意。 5.宋朝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有诗云:“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这告诉我们( B ) ①没有量的持续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②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③只要抓住有利时机,事物就会产生积极变化 ④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差一筐土的努力,会堆不成山丘。打井即便打了九成,也打不到泉水。一百里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小狐狸渡河,几乎就要渡过了,结果还是颠簸挣扎,险象环生,连尾巴都弄湿了。这警示我们时机稍纵即逝、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①④正确。不是任何的量变和质变都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纯自在事物的量变与质变与人没有关系,②错误。“只要抓住有利时机,事物就会产生积极变化”说法绝对,③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