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演示教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很低 NP的分类 中枢性 周围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 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术后神经病变 创伤后神经病变 神经根病(颈、胸或腰骶) 化疗引起的多发神经病 幻肢痛 腕管综合征 如: 卒中后神经痛 脊髓损伤后疼痛 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疼痛 帕金森病相关性疼痛 缺血后脊髓病 压迫性脊髓病 HIV脊髓病 放射后脊髓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NeP)的类别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1.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组.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9;48(6) 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见病因 Wall PD, Melzack R (Eds). Textbook of pain. 4th Ed. 1999; Galer BS, Dworkin RH (Eds) A clinical guide to neuropathic pain. 2000: Woolf CJ, Mannion RJ. Lancet 1999;353(9168):1959-1964. NP的病因 发病机制---痛觉传导/调节通路 Adapted from Gottschalk A, Smith DS. Am Fam Physician. 2001;63:1979-84. 脊髓背角 外周感受器 脊髓丘脑束 外周神经 外伤 下行调节 上行传入 疼痛 痛觉受上行和下行通路的调节: 上行通路:疼痛从外周神经经脊髓背角传入大脑,感觉疼痛; 下行通路:来自于大脑的下行传递可以抑制上行疼痛。神经递质如NE、5-HT等对外周传来的上行疼痛的减弱作用(即下行抑制作用)非常重要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a-2-d 和钙离子的关联 神经损伤 损伤导致 VGCC增多 VGCC被传送到背角的神经末梢 VGCC数量增加 钙离子内流增加 神经兴奋性增加 疼痛敏感性增加 (释放大量致痛物质) Bauer et al Poster PW304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n Pain 2008 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及危害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要点 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新进展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策略:抑制中枢敏化 目录 2008年IASP推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标准 (1)疼痛位于明确的神经解剖范围。 (2)病史提示周围或中枢感觉系统存在相关病变或疾病。 (3)至少1 项辅助检查证实疼痛符合神经解剖范围。 (4)至少1 项辅助检查证实存在相关的病变或疾病。 肯定:符合上述1 ~ 4 项标准 很可能:符合上述第1、2、3 或4 项标准 可能:符合上述第1 和2 项标准,但缺乏辅助检查的证据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分级标准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流程 主诉疼痛 可能的符合神经解剖分布的疼痛,以及病史提示相关病变或疾病 是 非 可能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不像是 进一步 无 证实检查: A感觉体征,位于病变神经分布区域 B诊断性检查证实有可解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变或疾病 两项皆符合:肯定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一项符合:很可能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问诊要点 疼痛的类型、分布、位置 疼痛的特点(如烧灼样、电击样、针刺样痛等) 解剖位置(神经支配区域及扩散区域) 患者病程 患者近期的疼痛强度(0-10分) 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0-10分) Jensen TS, Baron R. Pain 2003(102)1-2:1-8 注意以下几点 进一步了解的情况 药物治疗既往史 毒物或其他药物的接触史 (如紫杉醇、放射物等) 止痛药物的使用 伴随精神及情绪障碍情况 评分 6个问题 ID Pain:患者自评量表 Portenoy R. Curr Med Res Opin 2006;22:1555-1565 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及危害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要点 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新进展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策略:抑制中枢敏化 目录 发病机制 1、中枢敏化--重要的发病机制 2、外周敏化 3、离子通道异常 发病机制 中枢敏化: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后信号传递 神经元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 感受域扩大 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 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 发病机制 外周敏化: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对传入信号的敏感性增加 NE,缓激肽,K+,细胞因子,5-HT,组胺,前列腺素 发病机制 离子通道异常:多种离子通道异常参与了NP的发生 Ca2+通道:神经损伤后,通道异常开放,Ca2+内流增加,导致神经递质释放增加,神经元过度兴奋,产生痛觉过敏及超敏

文档评论(0)

135****0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