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改革的前提和起点;2、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路线)
②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治路线)
③平反冤案,形成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组织路线);3、意义:
是国史上的伟大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完成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取得重大成就
;;;1、过程:安徽和四川→全国
2、 原因:农村改革最迫切
①农村受到人民公社、计划经济的长期伤害 。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化的根基。
;3、措施(内容):
①核心措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②配套措施:
撤销人民公社 ,建立乡镇政府(1983)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4、意义:
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农村改革前后比较;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2: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
1、时间: 1984 年以后全面展开
2、重点:国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措施(内容)
①管理体制:政府集中、直接管理→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②所有制: 单公→公主多种
③分配制度: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
5、作用:调动工人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1、背景:
①根本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
②国内外形势复杂,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国内:改革遇到阻力
2、过程:
①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成为目标: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南方谈话”十四大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③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④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认公主多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结果:
到21世纪初,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4、意义: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②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小康,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变革;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答案】 D;;;(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