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7 卷 第7 期 河 南 科 学 Vol.27 No.7
2009 年7 月 HENAN SCIENCE Jul. 2009
文章编号:1004-3918 (2009)07-0821-03
超声波辅助-反相HPLC 法测定
郑州市火棘果中的有机酸
高向阳,刘 娜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郑州 450002)
摘 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郑州地区火棘果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测定. 色谱柱为 HypersilODS
C18 (4.6 mm ×250 mm ,5 μm);流动相:磷酸二氢钠-磷酸缓冲液(pH 2.6);流速:0.8 mL /min ;检测波长:210 nm . 实验
结果表明:火棘果果实中主要含柠檬酸9.243 mg/kg ,苹果酸10.244 mg/kg ,琥珀酸7.215 mg/kg ;在0.1~200.0 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 ,0.999 9 ,0.999 8 ;最低检测限为0.01~0.04 μg/mL . 本法简便、准确、
快捷,用于郑州地区火棘果中有机酸的测定,为火棘资源的质量检测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火棘果;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有机酸;超声波提取
中图分类号:TS 207.3 文献标识码:A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Waters 515 、二元泵、2487 紫外可见检测器、Empower 工作站(美国Waters)、SKF-12 超声波清洗器(上海
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设备(美国 Millipore)等.
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磷酸二氢钠、磷酸均为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超纯水.
1.2 原料
郑州市区的成熟火棘果,颗粒红色,外观鲜亮,味酸微甜.
1.3 实验方法
1.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HypersilODS C18 (4.6 mm ×250 mm ,5 μm)(大连依利特);流动相:磷酸二氢钠-磷
酸缓冲液(pH 2.6);流速:0.8 mL/min ;检测波长:210 nm ;柱温:25 ℃ ;进样量:25 μL .
1.3.2 标准溶液的制备 分别准确称取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分析纯试剂各0.010 0 g,放入小烧杯中混合,
用超纯水5 mL 溶解,并定容于10 mL 容量瓶中. 该混合标准溶液中各有机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 000 μg/mL ,
作为标准储备液,用前以超纯水稀释.
1.3.3 样品处理及测定 将新采集的火棘果样品洗净,室温条件下晾干表面水分,准确称取1.000 g 用研钵
研成浆状,用40 mL 超纯水将研钵内和钵锤上的样品分数次洗涤,定量移入小烧杯中,超声提取45 min ,过
[1]
滤后用纯水定容于50 mL 容量瓶中,进样前过0.45 μm 滤膜 . 用外标法与标准溶液同时按1.3.1 项色谱条
件进行对照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超声波功率
所用超声波清洗器的额定功率为500 W .
2.2 提取方法的选择
分别用纯水、甲醇、乙腈对火棘果中水溶性有机酸进行提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水为最佳提取溶剂.
2.3 最佳超声时间的确定
准确称取1.000 g 样品6 份,分别用研钵研成浆状,用40 mL 超纯水将研钵中和钵锤上的样品分数次洗
收稿日期:2009-04-07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10466-X-082301)
1949-),男,河南唐河人,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分析、天然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高向阳(
- 822 - 河 南 科 学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27272727272727272727272727272727 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魏酸脱羧酶的突变 1,3-丁二烯的合成 Direct 1,3-butadiene biosynthesis in Escherichia coli.pdf
- 苯丙氨酸合成Xu-2020-Pathway-engineering-for-phenethylam.pdf
- 苯丙氨酸羟化酶Erlandsen-2002-Structural-comparison-of-bacterial-.pdf
- 苯甲酸的合成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Escherichia coli for the production of benzoic acid from glucose .pdf
- 苄基芥子油苷.pdf
- 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的综述.pdf
- 工程微生物合成苯丙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_牛福星.pdf
- 环庚三烯酮合成(7元环) Shunting Phenylacetic Acid Catabolism for Tropone Biosynthesis.pdf
- 酪氨酸酶,酪氨酸羟化酶,hpaBC的筛选Nakagawa-2021-Selection-of-the-optimal-tyrosine-h.pdf
- 迷迭香酸的构建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Rosmarinic Acid Production.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