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学习——怎样临习《爨宝子碑》
书法学习——怎样临习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
全称 《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 ,东晋义熙元年 (405
年)立,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县南杨
旗田, 今存曲靖县一中校园内。 碑高 5 尺 4 寸,宽 1 尺 8 寸。
碑额书“晋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 15 字;正文 13
行,满行 30 字,共 336 字,字径约 1 寸;下列题名 13 行,
行 4 字。碑额、正文、题名均为正书,前后风格一致,体在
楷、隶之间。 正文末行 “立”字下刻有清咸丰二年 (1852 年)
曲靖知府邓尔恒隶书跋六行。跋云: “考晋安帝元兴元年壬
寅改元大亨,次年仍称元兴二年,乙巳改义熙。碑称‘大亨
四年’,殆不知大亨年号未行,故仍遵用之耳。 ”邓说不虚,
“大亨四年”实为义熙元年。旧拓本无邓跋。 《爨宝子
碑》的出土地云南,在东晋属“南中”之地,所居少数民族
被称为“西南夷” 。与中原和江南相比,此地经济文化相对
落后,是当年的僻邑荒郡。宝子一族即为当地土著,且为大
姓。其祖辈有史可稽者可追溯到爨习,他是诸葛亮南征时所
降服的南中俊杰之一,事蜀后,官至领军。其后相继有爨肃
仕于曹魏,爨云仕于北魏,宝子则仕东晋,且官至“建宁太
守”,可见,爨氏虽为蛮族,但由于与汉政权保持着密切的
联系,从蜀汉之际始,便接受汉文化的薰染。而且,宝子所
辖之地在汉代曾一度成为中国西南边陲的国际交通要道,是
中外交通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与内地频繁的交往,中土的
文化必然通过各种渠道传至南中,其中包括文字与书法。因
此,俨然汉制的《爨宝子碑》出现在南中,初看令人匪夷所
思,颇生诧异,但从其历史地理背景加以考察,却在情理之
中。
魏晋是书法史上新旧书风的转换期,主要是隶书向楷书
和行书转换。这里只谈隶楷之变。在“变”的强风吹刮下,
新旧书体的点画和形态均呈现出新的面貌:一方面,旧体的
隶书旧得不地道常有楷书的写法;另一方面,新体的楷书新
得不完善,时见隶书的影子。因此,新旧杂糅,楷隶相参,
是这一时期时代书风的显著特点。只不过因年代的先后和实
用目的及书者书艺的不同,具体到作品中,楷隶之间的比重
有异而己。有的以隶为体,参以楷法,隶多于楷;有的以楷
为体,留有隶意,楷多于隶;有的则楷隶参半,实难定其为
楷书或者隶书, 《爨宝子碑》便是典型。只因康有为在《广
艺舟双楫》 中称此碑为隶书, 以后的著述皆沿用此说。 其实,
我以为这未必很恰当。但既已约定俗成,也只好如此了。
那么, 《爨宝子碑》为何会出现这种非楷非隶,亦楷亦
隶,楷隶参半的面貌呢?裘锡圭先生在 《文字学概论》 中说,
该碑作者“想模仿八分而又学不像,字体显得很不自然” ,
我觉得很有道理。
我们知道,在汉字书法发展史上,手写体墨书和刻铸铭
文是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同时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
从时间上看,手写体墨书总要比刻铸铭文转化得早一些。春
秋战国时,篆书向隶书的演变是这样,魏晋之际隶书向楷书
的演变同样如此。之所以有这种差异,主要是不同的实用目
的造成的。手写体墨书多用于日用文书、簿籍之类,因求简
便,在赴速急就的书写过程中, 用笔往往草化, 并使用俗笔,
从而解散旧体,产生新法。开始是少数人,后来使用的人渐
多,并加以规范定型,便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