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县委书记胡玖明撰写的调研报告(感动,触动,行动).docVIP

郧县县委书记胡玖明撰写的调研报告(感动,触动,行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 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 PAGE / NUMPAGES 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 感动,触动,行动 郧县县委书记胡玖明撰写的这篇调研报告,读来倍感亲切,印象格外深刻,总有割舍不下的感觉,每读一遍都有收获。这篇报告以“感动,触动,行动〞入手,从选题、布局、写法都格外新颖,恰到好处,令人叫绝。因此,我们把这篇报告介绍给大家,一起共享。 为了更进一步问作风方面的差距、问困难群众的诉求、问为民效劳的举措、问加快进展的良策,我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大柳乡大柳树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拉农家话,并以该村为标本,对全县农村问题进行解剖。通过与群众和干部整三天的零距离接触,我深切感到,农村有些状况,就像小马锳过的河水,既没有老牛说得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得那么深。听过、看过、亲身经受过,才会知道,这里面有感动、有触动,也必需加快行动。 感动,缘于一种境界! 感动之一: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群众到底如何看待现在的干部?还有没有血肉联系、鱼水深情?是不是真像有些声音那样说得隔心隔肚?带着这个问题,我每到一户农家,都迫不及待地先问他们关于这方面的想法。可在村里走了一圈之后,这个最令人忐忑的问题成了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听听群众的声音:刘先科说,我们怎么会恨你们干部,我过去是要饭过来的,想想过去啃树皮的时间,共产党对老百姓的恩德真是太大了;詹德军说,过去是老百姓向国家缴东西,现在国家一分钱不要,种粮给补贴,养猪有保险,房子坏了补钱盖,老了还发养老钱,现在政策就是好;魏发友说,胡书记,你不要始终责怪自己看我们少,县里的事很多,上下左右你都要应付,分不开身很正常。就是我们自己娃子,一年到头也回来看不了我们几回。你能来看我们,我们兴奋都来不及。 看看群众的举止:在村里面走访,我还没到门口,老老少少都迎了出来;走进村民家,我想和他们说句话不简洁,由于他们始终忙着要给我烧鸡蛋茶;临走了,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一再要求,这几天肯定要到家里喝一杯,实在不行,下次来肯定要兑现;还有,我给住宿费、生活费,推来让去,说啥也不要。 这就是最基层的群众!当我觉得对他们关心不够而心怀愧疚时,他们呈现给我的,却是亲人一样最朴实的情感、最欢快的笑容、最博大的胸怀。有这样的群众、有这样的支持,我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委屈不能忍受、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事情不能办到。 感动之二:八十老汉砍黄蒿,一日不死当柴烧 这句话出自71岁的老党员刘先学之口,是郧县的“土话〞,意思是人不管年龄多大,只要身体允许就要劳动,砍下的黄蒿虽然用处不大,但当柴烧也表达出了劳动的价值。 刘先学目前只有老两口在家,三个孩子成了家都在外打工。依据城里很多人的想法和活法,刘先学现在是颐养天年、乐享清福的时候,但老刘种了7亩地,养了30只羊、3头猪、12只鸡,平常闲了打打短工,放羊时还顺便采些草药换些零花钱。他给我算了笔账,7亩地每年收入有5000元,羊每年出栏一半可以创收3万元,3头猪杀一头卖两头可以创收7500元,打短工、采草药、养鸡每年最少挣1000元,再加上国家给的养老金、惠农补贴,这样算下来,老两口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刨去开支,手头上还有不少闲钱。 刘先学只是大柳树村民勤劳持家的一个缩影。该村总共有360户1371人,耕地面积1740亩。除去外出务工310人、举家外出87户288人以及在校同学,能够参与劳动的人数将近700人,根本上是人均种地2.5亩。另据调查,现常住大柳树村的273户中,除去养殖大户外,户均养猪2头、养羊3只、鸡鸭7只。这么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在青壮年劳力根本上外出的状况下,对每家每户来说活儿都不算轻。 干活干活,以“干〞求“活〞,越“干〞越“活〞,这就是大柳树村群众呈现出来的生活态度。我们经常讲,身处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尽一份责任、有所奉献。乐观、向上,不埋怨、不恳求,幸福生活靠自己双手制造,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感动之三: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村民黎学友家座谈,当我问他有什么困难、什么问题需要挂念解决时,黎学友的一席话令人感慨。 黎学友说,胡书记,我自己三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生活过得去,没有什么劳你费心。就是我们组上秦天华一家,很是困难。秦天华本人残疾,50多岁,前几年才组合了一个家庭,夫妻俩带俩孩子多年来始终住在别人家的房子里,现在不能住了想自己盖房,可手里只有一万多元,我们想帮衬他们家几个钱盖点房子,但还差不少,看政府能不能帮帮助。 在走访中,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家庭。在高高的草虎垭山上,住着80岁老汉陈烈才和他的侄儿媳程良梅。陈德才一生无儿无女,老伴死后,侄儿陈克友便把叔叔接过来赡养。这几年,陈克友在外打工,一双儿女已经长大,便在城市里买了房。可叔叔的养老问题让陈克友犯了难。到十堰市城区生活,叔叔不习惯;在农村生活,又没人照看;送到福利院,老人又不愿。思前想后,陈克友

文档评论(0)

130***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