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 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文本背诵;理解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 。?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文本背诵;理解默写:
1.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 ”亦臻此妙。?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诗句是: ,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文本背诵;理解默写:
1.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 。?
2.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杜牧在《赤壁》中曾发出“ , ”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
“ ? 。 ”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四、过零丁洋
文天祥;理解默写:
1.文天祥《过零丁洋》那句气势磅礴的
“ ? ”道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历来为世人所传唱。?
2.《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地名表达事件和复杂心境的诗句是: ,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文本背诵;理解默写: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2.几千年的中华兴衰史浸透了人民群众的血泪,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受罪的总是底层百姓,正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所揭示的那样: , ; , 。?;一、教材母题
1.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与想象,运用比喻,既写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作者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具浪漫色彩。;2.《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词人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暗讽,表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二、中考真题
1.(昆明中考)诗歌中画线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这两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冰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后一句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将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意近即可);2.(湖北鄂州中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2课《 智取生辰纲》 课件(54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2课《词四首》 课件(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件(共46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10课《三峡》课件(共2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 2025年以自然发展和社会效率为教育目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九章读书笔记.docx
- 2025年以读启思,悟情立人——《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反思与重构.docx
- 2025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解读+大单元设计(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docx
- 2025年《刑法教义的本土形塑》第二章 ——理论移植、文化根性与本土化路径.docx
- 2025年中考历史课标新题型及答题方法指导.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