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法家的哲学思想;一、前期法家基本状况;(一)法家的兴起
“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法”的基本含义:首先是一种处理纠纷的裁判活动;其次是一种人人平等的、公平正义的行为准则;还是一种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措施。
;1.“法家”名称的出现
最早概以“法家”为一学术派别之称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载:“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2.法家的源起:
东汉班固提出,法家出于理官,即专职司法官。
《汉书·艺文志》载:“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李悝及其思想
(1)李悝生平事迹
李悝(约公元前455-前395年),魏国人,战国时代著名政治家,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另,史籍中有“李克”,学界有认为李克即为李悝。崔适《史记探源》称:“悝、克一声之转,古书通用,非误也。”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郭沫若《十批判书》皆认为,李克和李悝是一人。
学界亦有观点认为李悝与李克非一人。;李悝事迹已难详考,生平片断散见于《韩非子》《史记》《汉书》《晋书》《唐律疏义》等史籍资料:
“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李悝与秦人战”(《韩非子》);
“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史记·货殖列传》)
“李子三十二篇,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汉书·艺文志》)
“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晋书·刑法志》)
“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唐律疏义》);(2)李悝变法的主要思想
第一,经济上“尽地力之教”和“善平籴”。
“尽地力之教”,即尽可能的开垦荒地和最大限度的提高粮食产量。魏国地处中原,人多地狭,既无“鱼盐之利”,又无商业传统,故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粮食产量是魏国富国强兵的经济基础。
“善平籴”,有效的调控和平衡粮价。李悝认为:“籴甚贵则伤民,甚贱则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把丰年和歉年都分成上中下三等,丰年由官方按好年成的等级出钱籴进一定数量的余梁,歉年由官方按照坏年成的等级平价粜出一定数量的粮食。历代王朝打击不法商贾囤积居奇,均输、常平仓等赈济办法皆本于李悝“善平籴”。
;第二,政治上“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李悝向魏文侯建议,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大小和对国家的贡献的多寡,分别授予职位和爵禄。对那些既无军功又无事攻,纯粹依靠宗法血缘关系世享爵禄的“淫民”,予以褫夺。魏文侯采纳了李悝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加强了诸侯的集权,为魏国战国初期称霸诸侯奠定了强大的政治基础。
这是后世法家一以贯之的“信赏必罚”的思想。;第三,编著《法经》,魏武侯予以颁布执行,使之成为国家法典。
《法经》早已失传,《晋书·刑法志》述载其篇目。明末董说《七国考》引东汉桓谭《新论》中关于《法经》的一些论述,所记甚详:“魏文侯师李悝,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囚》《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踰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卫鞅受之,入相于秦。”;“正律略曰:杀人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杀二人及其母。大盗戍为守卒,重则诛。窥宫者膑。拾遗者刖。曰:为盗心焉。其杂律略曰:夫有一妻二妾则其刑(月或)。夫有二妻则诛。妻有外夫则宫。曰:淫禁。盗符者诛,籍其家。盗玺者诛。议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曰:狡禁。博戏罚金三市。太子博戏则笞,不止则特笞,不止则更礼。曰:嬉禁。群相居一日以上则问。三日、四日、五日则诛。曰:徒禁。丞相受金,左右伏诛。犀首以下受金则诛。金自镒以下不罚不诛也。曰:金禁。大夫之家有侯物,自一以上者族。其减律略曰:罪人年十五以下,罪高三减,罪卑一减。年六十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武侯以下,守为口法矣。”;根据上述所记,李悝《法经》大致有三部分组成:
其一,前四篇“正律”为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惩办“盗”“贼”。“盗”与“贼”在唐代以前其内涵一直有明确的界定。李悝“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是贯穿于《法经》一条首要红线。
其二,第五篇“杂律”是第二部分,主要涉及“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和刑罚。
其三,第六篇“具律”是第三部分,从“具其加减”来看,主要涉及根据不同情节予以加或减刑罚。
李悝《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秦律》《汉律》《晋律》《隋律》乃至《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