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提升训练)(教师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词诵读 【提升训练】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潼关城的地势(_____)(选用该诗中一字填空),从诗中可以看出古城地理位置具有(_____)(填一四字词语)的特点,是一天然关隘。 2.作者笔下的景物,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试结合诗歌三、四两句具体分析。 【答案】 1. 高 依山傍水(或“背山面水”等,只要有“依傍山水”的意思即可)。 2.黄河流入辽阔的原野,在作者看来仍然受到了束缚,一个“嫌”字融进了诗人要冲破束缚、勇往直前的渴望;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一峰比一峰高,不知何谓平坦,“不解平”其实是诗人桀骜不驯,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写照。(意思对即可) 【分析】 1.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终古高云簇此城”意思是久远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以云之“高”侧面表现潼关城的地势之“高”;“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意思是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平坦。可见其依山傍水是特点。 2. 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峰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同样是秋景,马致远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游子①______的图景,表达了诗人②___之情;刘禹锡眼中皆是秋天的明丽景色,抒发的是③______的情感。 4.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描述这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答案】 3. ①漂泊他乡,羁旅天涯 ②孤寂/愁苦/思乡 ③奋发进取/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豪迈 4.示例①:在萧瑟的秋风中,在苍凉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诗人骑着一匹衰弱消瘦的老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示例②: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水天相接。一只白鹤凌空而起,像箭一样直冲云霄,矫健凌厉。 【分析】 3. 考查赏析诗歌感情。两首诗同样写秋景,马致远选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九种景物,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表现了自己羁旅在外的游子之思,漂泊他乡,如无根浮萍,羁旅天涯。表现了诗人独自在外的孤寂与愁苦,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刘禹锡则一反悲伤的基调,认为秋天比春天还要明丽美好,作者作诗的豪情随白鹤一飞冲天,表达了作者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志趣。 4. 考查描绘诗中画面。开放类试题,尊重诗句原意,描写生动形象即可。如:古道西风瘦马:秋风萧瑟,古道蜿蜒,一匹消瘦的老马,伴着一位孤独的旅人,走向远方。晴空一鹤排云上: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一派秋色正好。一只洁白的鹤乘风而起,如箭一般冲向云霄。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高云簇拥着古城,正面描写出了雄关之高耸险峻。 B.第二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 C.“山入潼关不解平”这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巍峨险峻。 D.第四句刻画出了秦岭山脉冲破一切束缚的情态,营造出雄浑奔放的意境。 6.“河流大野犹嫌束”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5.A 6.描绘了黄河奔腾怒吼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流露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意思答对即可) 【分析】 5. A.“正面描写”错误,应是“侧面烘托”。故选A。 6.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和理解作者情感。“河流大野犹嫌束”,从河的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

文档评论(0)

一脚踏进桃花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