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西工大附中2010年全国统一考试第五次适应性训练试题.pdf

西工大附中2010年全国统一考试第五次适应性训练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工大附中 2010 年全国统一考试第五次适应性 训练试题 西工大附中普通高等学校 2010 年全国统一考试第五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 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 老子. 孔 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 老子的最高 审美境界, 于修道时的致虚守静等内心体验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内审美境界。 这种境界被庄 子表述为心斋、 坐忘,具有所谓虚室生白的内审美效应。 就先秦儒家而言, 也有着相同的情 况。孔子主张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 但最能代 表孔子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还是孔子盛赞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不改其乐,是一种精神境界型的内审美,是一种内乐,备 受儒家推崇。 古希腊的柏拉图把美的和美本身加以区别, 美的是现实中可以用感官把握的具 体对象,而美,则是这种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这种理念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是具 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柏拉图认为, 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 念世界之时才产生的。 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 内审美具有精神性审美 的特征,表现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正是这种超越性,构成了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内审美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 但中西方之间仍有区别。 区别主要在 于超验与非超验上。 从柏拉图开始, 中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 再到现代存在主义的 天地神人共舞, 其内审美主要是超验的, 即不以人的现实的经验感觉为移, 而以抽象理念和 信仰反省为核心。相反,中国古代的内审美则兼具超验和非超验即经验两类。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与西方古代审美文化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内乐为上, 感官 享乐为下。第二,中国的内乐传统与内在实践传统一致,是内在实践.内在体验的结果。老 子讲致虚守静, 以观其复,就是通过心理的自我调节,达到观道和览玄的境界。庄子的心斋 和坐忘讲求心灵的虚静。 这种虚静之说, 到了荀子那里就发展成了虚一而静理论, 而且,这 种虚静又与心灵的平和.愉悦相联,产生心平愉,则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的内审美效果。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虽非就审美而言, 但正是追求内圣的内在功夫, 才使得审美从道德感 和功利感中升华出来, 从现实的困境中超越出来, 从而出现孔颜乐处和吾与点也的内在精神 境界型审美。第三, 由于内乐. 内审美是自我内在实践的产物,因而中国人的生命存在和身 心自由问题, 从来都是一个不需要外力解决的问题, 不像基督教等神学那样需要外来的神的 救赎,而是仰赖于自身的感悟.内心的悦乐和身心的自我解放。 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的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不仅成就了人格理想的完善, 而且也成就 了审美的健全发展,是当今社会人们心灵建构.内心和谐的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资助, 是我们这个精神存在状态与物质发展水平不和谐时代的一种有益的参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中,关于内审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档评论(0)

小仙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