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齐桓晋文之事》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齐桓晋文之事》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衅钟(xin) ■ 数罟3 gu) ? ? 忖度(cdn duo) ? ? 彼恶知之@) ■ B. 供养(gong) ■ 便嬖(bian bi) 赴憋(s(i) ? ? ? 弃甲曳兵(X) ■ C. 商贾(9U) ■ 饿苹(piao) ■ 放辟(pi) ■ 邪侈(chi) ? ? D. 赡养(zhan) ■ 衣帛(yi) ■ 庠序(xiang) ■ 孝悌(⑴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胡訖(h? ■ 殽練(hd su) ? ? 衅钟(xin) ■ B. 褊小(bidn) ■ 忖度(ctin du) 便嬖(pian bi) ? ? ? ? C. 吾惰(hun) ■ 邪侈(chi) ■ 庠序(yang) ■ D. 赴憩(sfl) ■ 莅临(wei) ■ 厌恶(wu)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 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 ②莅中国而抚四夷 ■ ①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 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4、 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若是其甚与? 5、 与例句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而而事之 ■ 若无罪而就死地 B.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 ?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D.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然则废衅钟与 ■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己 ■ 盖亦反其本矣 ? ? 7、 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因:就、随之。 ■ 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侈:奢侈。 ■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制:规定。 ■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赡:足。 ■ 8、 通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己:通“矣”,语气助词。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张以伺,犹言陷害。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黑口相间。 则盍反其本矣!盍:通“盖”,“何不”的合音字。 9、下面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的是( )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轻暖不足于体与 ? ?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弱固不可以敌强 ? ? 欲辟土地,朝秦楚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 ? 权,然后知轻重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10、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①无以,则王乎?②颁口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①盖亦反其本矣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C. A.①无以,则王乎? ②颁口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①盖亦反其本矣 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C.①皆欲赴憩于王 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①愿夫子辅吾志 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 ? C.度,然后知长短 度:衡量长短 D.无恒产而有恒心 恒;长久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B.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 ? ? ? C.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无伤也,是乃仁术 ? ? ? ?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故民之从之也轻 B?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 ? C.故王之不王,不为也 D.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 1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 ? 于是: 在这件事上 B.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 ?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C.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 ? 反而: 反过来却 D.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 ? 何如: 为什么 15 、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 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 ■ B.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 然后驱而之善, 故民之从之也轻 ■ C. 盖亦反其本矣!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 ? 1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 B.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 ? ? ? C.俯足以畜妻子 D.则牛羊何择焉 ? ? ? ? 17、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jinxuet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