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2019 高中二年级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小编准备了 高中二年级化学期中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N 14 Ag 108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20 小题, 1-10 每小题 2 分, 11-20 每 小题 3 分,共计 5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4 ℃时,纯水的 pH=7
B. 温度升高,纯水中的 c(H+) 增大, c(OH ﹣ )减小
C. 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
D. 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
小
2. 室温下,向 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 溶液中 c(OH-) 增大
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H+) 亦增大
D. 再加入 10mLpH=11的 NaOH溶液,混合液的 pH=7
3. 下列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H4++H2O NH3H2O+H+ B.Br-+H2O HBr+OH-
C.CO32-+2H2O H2CO3+2OH- D.Fe3++3H2O Fe(OH)3+3H+
第 1 页
4.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 用 10mL量筒量取 7.13mL 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 25.20g NaCl
C. 用广泛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 2.3
D. 用 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 21.70mL
5. 在电解水制取 H2 和 O2时,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常常 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HClB.Na2SO4C.CuSO4D.NaCl
6.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 ()
ABCD
铜的冶炼铁上镀银防止 Fe 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
A.AB.BC.CD.D
7. 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
相差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
数:
酸 HClO4H2SO4HClHNO3
Ka1.610-56.310-91.610-94.210-10
根据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
B. 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C. 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第 2 页
H2SO4===2H++SO2-4
D. 水对于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冰醋酸可以区分 这四种酸的强弱
8. 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
A.CH3CH2CH2CH3 B.CH3CH(CH3)2
C.CH3C(CH3)3 D.(CH3)2CHCH2CH3
9.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有限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 共存的是 ( )
A. 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0 ﹣ 12 molL 一 1 的溶液中: K+、
Na+、 Fe2+、 NO3﹣
B. 室温下, pH=7的溶液中: Al3+、 Cl ﹣、 HCO3﹣ 、 SO42﹣
C. 室温下, pH=13 的溶液中: K+、 Cu2+、 S2 ﹣、 Cl ﹣
D.pH=13 的溶液中: K+、 Ba2+、 Cl ﹣、 OH﹣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lCl3 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
B. 在含有 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 Na2SO4固体,
AlCl3
c(Ba2+) 增
大
C.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
KW变大、 pH 变小、呈酸性
D. 锅炉中沉积的 CaSO4可用饱和 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 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
11. 室温下某强酸溶液 pH=a,某强碱溶液 pH=b, 已知 a+b=12,
第 3 页
酸碱溶液混合后 pH=7,则酸溶液体积 V( 酸)和碱溶液体积 V( 碱) 的正确关系为 ( )
A.V( 碱)=V( 酸) B.V( 酸)=100V( 碱)
C.V( 碱)=100V( 酸) D.V( 碱)=1000V( 酸)
12. 下列五种烃①2 - 甲基丁烷 ②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长沙市四所小学为例: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tera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 a case study of four primary schools in Changsha City.pdf VIP
- 酒店生产安全培训内容课件.pptx VIP
- 纷享销客: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107页 2024版).pptx
- 2025国开学习网《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三)答案.docx VIP
- 施工升降机安装与拆卸工程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政府与集团项目型公关策略和销售技巧.pptx
- 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培训课件.pptx VIP
- 酒店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docx VIP
-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分析暨家长会年级主任发言稿.doc VIP
- 醋酸乙烯MSDS.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