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文献与档案价值探新.docVIP

社会经济文献与档案价值探新.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经济文献与档案价值探新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研究之集大成者——《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 唐耕耦、陆宏基主编的五册《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其中第一辑由书目出版社1986年出版,后四辑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出版)系从中、英、法、俄、日等国所藏敦煌文书辑录而成,其中有的资料尚属第一次发表,是在国内首次出版的规模庞大、附有真迹、带有释文的敦煌文献。该书收录了敦煌文献中除佛经以外的与社会经济有关的重要文书和历史文献1391件,共分34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细目,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其所收文书包括定名和录文,部分文书附有注释,编排上采取影印与录文对照的形式,上部为文献图版,下部为录文,颇便读者比照。该书具有容量大和附有图版、录文等优点,是学人研究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的重要参考书。由于《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涉猎资料繁多,“不免在数据搜集、文字释录、文书定名、定性、分类、归类、编排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又由于其“所依据的缩微胶卷和《敦煌宝藏》的图版不够清晰,有些文字仍需再斟酌,而俄藏敦煌文献的资料在当时根本见不到,因此大多数未予收录”。尽管如此,该书仍然是研究敦煌学、丝绸之路、军事史、经济史、法律史、政治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迄今为止最便于研究者使用的综合性敦煌文书数据汇编。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的档案价值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是敦煌文献中最为零散、最为潦草、甚至是最为杂乱的部分,尽管如此,其所具有的档案价值却不容忽视。 (一)保留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文书档案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是敦煌石室所出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录了大量的民间契约、族谱地志、寺院和政府档案、籍帐状牒等各类公私文书,具体而言有计帐、差科簿、户藉、契约、转帖、破历、点检历、领得历、斛斗磿、纳赠历、案、抄等经济文书;律、令、式、格、疏证等法律文书;社邑、度牒、书信等社会僧俗生活方面的文书;制、书、表、状、敕、奏、启、笺、判、公验、帖、榜、告身、牒等公文文书。其内容涉及唐、五代、宋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时人日常生活的如实记录,也是当时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以《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为例,该书第一辑收录文书共234件,内容为:地志和瓜沙两州大事记及巡行记(17件);姓望氏族谱名族志家传(6件);籍帐(15件)、差科簿(2件)、社邑文书(149件);沙州敦煌县行用水细则与渠人(社)行人转帖(31件);敦煌会计历等财政文书(14件)。第二辑收录文书共413件,内容为:契据(186件)、便物历(75件);关于奴婢、地宅、遗产、债务、税役纠纷等牒状及公验(32件);关于营田、勋荫田、退田、受田、租田、请地、田亩、户口、徭役、税收、硙课等牒状及籍历(91件);法律文书(29件)。第三辑收录文书共295件,内容为:什物历(28件)、施入疏(39件);诸色入历(32件)、诸色破用历(70件)、诸色入破历计会(78件);堂舍房基帐(5件);駞马牛羊等籍及有关牒状和凭据(29件);归义军军资库、内库、内宅、柴场、宴设司等牒状及判凭(14件)。第四辑收录文书共281件,内容为:买卖、座设、财礼、纳贺、荣葬、荣亲等杂文书(18件);僧官告身和寺职任免(14件)、度牒(5件),戒牒及其相关文书(38件),寺院行事及有关牒状等文书(47件),追念、设供等请僧疏(23件),僧尼籍及其相关文书(18件);诏勅、告身、信牒、公验(23件);表、书、状(53件);军事、驿传、治安等文书(42件)。第五辑收录文书共168件,内容为:杂牒状和书启(46件);墓碑、邈真赞、别传、功德记等(106件);书仪、书启等文书(15件);中印文化交流文书(1件)。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来看,敦煌社会经济文献均为一笔珍贵的档案资料,全面反映了唐、五代乃至宋初的社会经济关系及生产关系。 (二)记录了当时当地原汁原味的语言风貌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再现了唐五代时期的语言面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信息,并且保留了大量的口语原貌,还不乏新兴的词汇语法现象。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一些词汇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尤其是来自吐蕃语的词汇占有一定比例,这就构成了敦煌文献词汇的独特性。这些外来词汇,在同时代内地各类典籍文献中是难以见到的。因此,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有不少词语可以作为各类辞书收录、释义、书证的补充,有利于当代语言学家全面把握唐、五代、宋初敦煌文献词汇的整体面貌及时代特色。就文字而言,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具有通读关系的本字和通假字,同一般的通假字和本字一样,在语音上应该是声韵相同或相近的。但是,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有很多世俗文书,有的时候,由于当时语音的

文档评论(0)

柚柚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