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提纲下载
第 1 页 共 66 页 2022 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前一、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前 2070-前前 771) 具体史实具体史实 政治:政治: 分封制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西周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保证周王室 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巩固西周的统治)。 3内容: 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姻亲等。 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把土地、人口、物资等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的诸侯国君要向周王效忠朝见、纳 贡、随同周王作战等义务。 层层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4影响: 积极: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巩固了周王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消极:诸侯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5变化历程: 形成成熟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 宗法制宗法制 1、含义:与分封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家族等级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的为了解决继续 问题的政治制度。 2、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其核心是嫡长子继续制;大、小宗的关系是 相对的,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宗法制的作用: 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经济: :(1)农业:执行井田制,石器助耕,简单协作;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 (2)手工业: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 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第 2 页 共 66 页 文化文化: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礼乐文化; 诗 经的内容;夏朝历法夏小正。 二、先秦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前二、先秦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前 770-前前 221) 总特征总特征 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具体史实 政治:政治: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 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经济: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 农耕经济(小农经济) 1 1、时间与原因、时间与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普及 2 2、特点、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3 3评价评价 (1)积极影响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 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 (2)消极影响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分工,加上简陋的生产工具,决定了其分散性、脆弱性的特点。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殊是在明清时期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公元前 594 年,鲁国执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 主土地所有制确立; 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第 3 页 共 66 页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 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 业繁荣。 文化:文化:(1)百家争鸣背景 经济上,铁犁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势力大。 思想上:学术下移,私人办学兴起。阶级上:士阶层的兴起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 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 代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科技: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石氏星表、甘石星经;医 学黄帝内经;战国司南,文学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人物龙 风图人物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