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上课课件剖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哪些苦难?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戍边生活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采 薇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复习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诗经》两首中的《氓》,现在我们复习下《诗经》的知识: 1.《诗经》的编排分类 (1)风:各诸侯国土风歌谣。 (2)雅: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分“大雅”和“小雅”。 (3)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谣。 2.《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解题 本篇选自《诗经·小雅》,当是西周后期作品。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侵周疆,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既有爱国的战斗激情,又有久戍边疆的忧怨。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采薇》诗意图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诵读全文 注意字词 理清思路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1-3:抗击外族 久不得归 4-5:艰难征途 战事不息 6: 战后存者 踏上归途 结构分析 梳理情节,感受情感 忧愤 昂扬 伤悲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诗眼 归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1. 这三小节的开头采用了什么手法? 2. 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 文本探究 1-5章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春 天) 薇亦 止 薇亦 止 ——(夏 天) ——(秋 天 ) 作 柔 刚 薇亦 止 比兴: 时光流逝 戍期漫长 思乡之深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同样的话在诗中相应的位置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 重章叠句: 整首诗分几章,各章结构相似,句数相同,句式相同。各章相应位置的字有的虽有不同,但表意相近。 内容上: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 形式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一唱三叹,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韵味委婉而深长。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忆是痛苦的。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画面描述: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战场上烟尘滚滚。将帅乘着四匹高大雄壮的马驾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旗的方向,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玁狁人胆战心惊。敌营人叫马嘶,我们所向披靡! 文本探究 4-5章 这两章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请把它找出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及声势之壮。 《采薇》风格:怒而不怨 悲中有壮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文本探究 6章 赏析: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 。 赏析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1.借景抒情。 诗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惜之情;用雨雪纷飞,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2.以乐写哀,以哀衬乐。 以春风杨柳之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加严酷之寒冬,衬凯旋之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对比。 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本诗表现了士兵对戍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得出来? 本诗的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他强烈地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能尽快回家,内心里充满着忧伤。前三章的许多诗句都表现了这种感情,最后一章又加以深化。由于意识到是猃狁入侵才使得自己“靡室靡家”“不遑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