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第十二章原虫病梨形虫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牛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 由梨形虫目巴贝斯属的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和牛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又称塔城热、得克萨斯热和红尿热。;1 病原体(重点介绍) 双芽巴贝斯虫:大型梨形虫,其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形态多样,圆形、球形、梨籽形等,典型虫体是两个梨籽形虫体以其尖端相对,形成锐角。虫体多位于红细胞中央,染色质位于虫体边缘,每个红细胞内有1-3个,个别为6-7个。 ;牛巴贝斯虫:小型梨形虫,其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典型虫体是尖端相对,形成钝角,每个虫体有一团染色质,每个红细胞内有1-3个虫体,位于红细胞的边缘或中央。;2 生活史 梨形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许多内容仍是寄生虫学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双芽巴贝斯虫为例简要说明,该虫体在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的方式繁殖。 含虫红细胞→被蜱吸血食入→在蜱肠内进行配子生殖形成动合子,96小后→虫体随血淋巴进入蜱的卵内→蜱的卵孵化出幼蜱→若蜱,在唾液腺内发育成子孢子→吸健康牛血液→造成感染。;巴贝斯虫生活史过程;3 流行病学 我国已查明,微小牛蜱是主要传播媒介,微小牛蜱为一宿主蜱,依其下一代传播本病,微小牛蜱每年的繁殖代数与本病的发生频率一致。 微小牛蜱为野外生长蜱,故本病发生于放牧牛。 两岁以内的牛多见于成年牛,但死亡率低于成牛;本地牛较引入牛抵抗力强。 带虫免疫现象存在,但不稳定,易复发。;; 4 致病作用和症状(重点介绍) 主要是毒素作用及虫体的影响造成红细胞崩解,出现贫血、血红蛋白尿、黄疸。毒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体温的调节作用,造成体温升高,并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引起粘膜出血。 临床上最为突出的症状为体温升高,40-41℃,稽留热型。食欲下降,反刍停止,消瘦,贫血,黄疸,尿液呈淡红色或暗红色,心音高。病程数天至十几天,慢性病例可持续更长时间。;5 病理变化 黄疸,血液凝固不良,脾肿大2-3倍,脾髓暗红,脾小梁突出,呈暗红色,真胃及小肠粘膜水肿、出血,膀??粘膜出血。 6 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原体检查和尸体剖检进行诊断。 在发病后1-2天(高热期),耳静脉采血、涂片、染色、镜检,可找到虫体。 免疫学诊断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及ELISA。;脑水肿;7 防治 早确诊,早治疗,杀虫及对症治疗相结合。 咪唑苯脲:1-3mg/kg体重,配成10%溶液肌注,效果好,但应注意残留,因其是原形排出且排出较慢。 贝尼尔:体重,以5%-7%溶液深部肌注,用于黄牛,水牛不用,其对该药较敏感,易造成死亡。 锥黄素:3-4mg/kg体重,0.5%-1%溶液静注,24小时再重复使用,用后牛要避光照射。 避蜱放牧;药物预防;隔离检疫。 国外有疫苗,但国内还没有。 红细胞染虫率上升,症状加剧,预后不良,反之,红细胞染虫率下降,食欲渐升,则预后良好。 灭蜱:Bm86 Bm91基因工程苗。鸡尾酒疫苗,便蜱群体衰减。;二、泰勒虫病(Theileriosis);1 病原体(重点介绍) 环形泰勒虫: 红细胞内的虫体形态多样,环形、椭圆形、圆点形、杆状、逗号状,虫体有一团染色质,呈红色。每个红细胞内的虫体数为1-3个,红细胞的染虫率为10%-20%,个别可达到90%。圆形类虫体(环形,椭圆形,圆点形)多于杆形类虫体(杆状,逗号状)。 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虫体形态,石榴体(为泰勒虫裂殖体),位于单核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内,多核虫体。;在红细胞内环形泰勒虫; 瑟氏泰勒虫:虫体形态与环形泰勒虫相似,但杆形多于圆形。比例1.2-5.3:1。;2 生活史 子孢子(存在于蜱的唾液腺内)→蜱吸血→牛体内→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裂殖生殖,产生大裂殖体及大裂殖子→侵入正常的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反复数次分裂→小裂殖体、小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配子体→幼蜱或若蜱吸血→大小配子→合子(存在于成蜱的唾液腺内)→孢子生殖→子孢子→吸健康牛血→感染。;;3 流行病学 在我国,环形泰勒虫的传播媒介为残缘璃眼蜱,二宿主蜱,圈舍内存在,故舍内饲养者发病较多。本病是蜱在更换宿主的过程中传播的,不经卵传播。一般带虫免疫较为稳定,少数可复发。其它的流行病学特征同巴贝斯虫病相似。 瑟氏泰勒虫的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为主),三宿主蜱,多存在于野外。故放牧牛多发,河南的多发地为卢氏、陕县等。;璃眼蜱;4 致病作用及症状 分三个阶段 A 虫体在网状内皮系

文档评论(0)

xinfeiy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