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习题课件 (2).pptVIP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习题课件 (2).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识国学。 按要求填写书名。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赞国学。 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礼》《易》《春秋》《唐诗》 爱国学完善自我(或品美文润泽心灵) (3)荐国学。 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杨你好!中考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你说对吧?(有称呼,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妙解教材 妙解教材 23 《诗经》两首 1.填空。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______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对下列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B (一)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4.“岂曰无衣”改为“我有衣兮”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这使人想象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 不好。“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而且反映了时局的危急,修改后只剩下“关心”一层意思。 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修我甲兵 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 6.“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位置调换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调换。诗歌采用重叠复沓的形式,反映了从准备到出发的过程。 (二)(2017·舟山中考)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藏灵阁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4135152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南山区美旭的衣橱服饰店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GRW267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