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VIP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0 页 共 NUMPAGES 11 页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考古专家对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能够为此结论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农作物和牲畜遗骸 B.比较大的氏族公共活动场所 C.制陶场和公共墓地 D.墓葬大小和随葬品差异悬殊 【答案解析】D 【详解】墓葬大小和随葬品差异悬殊,说明出现贫富不均社会现象,反映当时阶级分化明显,故D正确;ABC无法阶级分化明显,排除。 第 2 题: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这主要取决于 A.当地的自然条件 B.当地居民的喜好 C.政府的鼓励措施 D.受外来作物影响 【答案解析】A 【详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这主要取决于当地自然条件,北方主要是黄土集中,风沙大,适宜种植干旱作物,南方主要是水乡,种植水稻等作物,A正确;居民喜好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政府鼓励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外来作物影响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第 3 题:《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与材料描述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内外朝制 【答案解析】A 【详解】根据“诸侯悉至,至而无寇”可知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有提供军赋和力役的义务,所以与材料描述相关的是分封制,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与禅让制、宗法制无关,排除BC;内外朝制出现于西汉时期,排除D。 第 4 题:《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民族交融 B.学术下移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答案解析】C 【详解】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周郑交恶,体现了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被破坏,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族融合、学术下移、诸侯争霸,排除ABD。 第 5 题: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战国变法 【答案解析】C 【详解】从材料“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中可以看出,从“蛮夷”到“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的变化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故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贵族政治的瓦解,故AB项排除;战国变法推动了材料中的变化,故D项排除。 【点睛】“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第 6 题: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 A.背离孔子理念 B.倡导人性本善 C.推崇德治主张 D具有民本思想 【答案解析】D 【详解】“以爱护人民为先”“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D项正确;孟子的思想没有背离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思想中也有民本的思想。材料并没有体现孟子的性本善主张。德治是孔子的主张。故排除ABC三项。 第 7 题: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解析】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孔子首创私学,“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①正确;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②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D;西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错误,排除ABC。 第 8 题: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答案解析】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主要沟通的是亚欧之间的联系,并未与美洲建立联系,因此B错误,符合题意;ACD表述均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B。 第 9 题: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中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相互制约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家国同治,皇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