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pptVIP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3、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4、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 5、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 自主探究: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个领风骚数百年。”这篇《论诗》的诗的确道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 不断创新。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是怎么做的?体现了什么道理? 探究: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P48)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西部歌王王洛宾是北京人,在青海、新疆、甘肃生活了近60年,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板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清晨·巴黎·散步街头寻找灵感的宫崎大师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1)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2)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P49)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现实:老人摔倒扶不扶?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也实现了不断的发展。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表明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二、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 1、创新的意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2、文化创新的作用 ①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的反作用)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的根本标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美国统一前,南方实行农奴制度,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悲惨。斯托夫人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动,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为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民意基础。林肯总统谈这本书时说 “一个妇人发动一场大战争” 。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伟大的理论推动伟大的实践 伟大的实践诞生伟大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B.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P50)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不断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丰富了中国的绘画艺术。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86版 2013年 1994年 1999年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七分。 启示: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地走与

文档评论(0)

小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