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 力 电 缆;目 录;一、概述;基本结构
1. 导电线芯;2. 电缆护层——防水。 材料:铅包(柔软,耐腐蚀)或铝包护套。护套外加强:钢带或钢丝铠装。外护层:防腐场所3.绝缘介质10kV及以下:聚氯乙烯价格低、温度低。35kV及以下:粘性浸渍的油纸绝缘、橡皮绝缘、塑料(聚氯乙烯、聚乙烯)绝缘更高电压:多用充油、钢管油压或充气电缆。交联聚乙烯(XLPE):用途日增。 ;电力电缆的分类1、按结构特征(1) 统包型(10kV及以下)。(2) 分相型:分相屏蔽(10~35kV)。(3) 扁平型:一般用于较长的水下和海底电缆。(4) 自容型:护套内部有压力的电缆。2、按敷设环境(1)直埋式 (2)构架式 (3)水下敷设;10kV及以下:三芯统包型
;1-导电线芯
2-线芯屏蔽
3-线芯绝缘
4-外来蔽层
5-铅护套
6-填料
7-铠装层
8-外护套;3、按绝缘材料性质分
(1)油纸绝缘电缆
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
不滴流浸渍纸绝缘电缆
(2)塑料绝缘电缆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聚乙烯绝缘电缆
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
(3)橡胶绝缘电缆
;二、电力电缆的结构(一) 纸绝缘电缆1、粘性绝缘电缆 适用于35kV及以下,在光亮油中加入松香制成粘性浸渍剂。在较高浸渍温度时具有较低的粘度保证了对纸层的完善浸渍。 正常温度时粘度大,电缆弯曲时仍具有纸层间相对位移。 浸渍电缆的热膨胀系数比其它材料要大,容易形成空隙——局部放电 敷设在较大落差时,浸渍剂下流——电缆护套胀裂,上部更多空隙。更大落差时宜改用塑料电缆或不淌流电缆; 敷设在较大落差时,浸渍剂下流——电缆护套胀裂,上部更多空隙。 更大落差时宜改用塑料电缆或不淌流电缆;(二)充油电缆1、自容式充油电缆;2、钢管充油电缆; (三)充气电缆1、纸绝缘充气电缆 附属设备简单,无液体静压力——髙落差处。 充气电缆的许用场强低于充油电缆。 高压力充气电缆少见。 2、管道充气电缆(GIC) ; 缺点:一相发生故障可能影响另两相 。
国外超高压充油电缆也多采用自容式或钢管式。;(四) 电力电缆的许用场强1、电场分布;同轴分层电缆,第n层的最大场强;发生局部放电(线芯附近的油隙或气隙)
持续地强烈放电,气隙扩大;放电尖端深入绝缘内部,电场畸变,放电成滑闪放电。
措施:关键是要设法提高局部放电电压。如采用分阶绝缘、绝缘层内外包半导电纸等来改善电场分布,如提高压力以提高局部放电电压。
; ;油纸电缆的工作场强; 工频下油纸绝缘局部放电 起始场强与纸带厚度及压力的关系油压:l一1.5MPa;2一1.0MPa; 3-0.1MPa;气压:4-3.0MPa;5-2.0MPa;6-1.5MPa;7-1.0MPa;8-0.5MPa;9-0.25MPa;电缆绝缘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场强
单位: kV/mm
;(3)交流电缆(塑料)
决定因素是树枝化放电问题:
电树枝,导体有尖状突出物或分界面上有气隙,局部放电引起。
电化学树枝,水、硫化物等脏物导致。
国外高压塑料电缆举例
; ( 2)直流电缆 绝缘强度高: ——局部放电远不如交流下严重,因而直流下击穿场强很高,其击穿场强近于短脉冲下的数值; ——低粘度油浸纸(充油电缆)与粘性浸渍绝缘的击穿场强的差别也不象交流下那样显著。 施加同样的场强值,则直流下的寿命要比交流下的长得多。 按用于工35kV系统设计的粘性电缆几乎可用于直流110kV系统。;
油浸纸绝缘电缆自1890年问世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其系列与规格最完善。已广泛应用于33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中,并已研制出500一750kV的超高压电缆。
这种电缆的特点是:耐电强度高,介电性 能稳定;寿命较长;热稳定性好;载流量大; 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缺点是;不适于高 落差敷设;制造工艺较为复杂;生产周期长; 电缆头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等。; 四、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
由聚乙烯(PE)加入交联剂挤出成形
聚乙烯绝缘(热可塑性)电缆通过较大的电流时,绝缘会熔化变形。
交联聚乙烯(XLPE)——聚乙烯分子间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改善了耐热变形性能、耐老化性能和机械性能。
交联的物理方法——辐射法,去除聚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使碳一碳链合,分子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