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终结碳排放零成本时代.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黎协定终结碳排放零成本时代 为达到《巴黎协定》制定的目标,我国将会加快推进 碳排放定价机制,零成本排放的时代面临终结。与此同时, 新能源会被加速发展,而化石能源将面临痛苦转型。 经过多年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 2015 年 12 月 12 日,《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 21 次会议( COP21) 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第 11 次会议 (CMP11)在法国 巴黎圆满落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5 个缔约方国 家一致通过 2020 年后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 定》,这是自 1992 年达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 年达成《京都议定书》以来,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上 第 3 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巴黎协定》的通过及今后一两年的陆续签署和生效, 将为本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去碳化和实现净零排放,定下清 晰的目标和路线,那么其对中国的能源行业中长期发展战略 也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碳排放零成本时代终结 近十年以来,中国燃煤、燃油、燃气等化石能源消费增 长迅速,翻了一番左右,除了资源禀赋、经济快速发展驱动 等因素以外,与化石能源碳排放几乎不受任何约束和低成本 也有密切关系。而同时期世界范围内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 等对能源行业碳排放都已经开始采取控制措施:美国目前已 经不打算批准建立不带有碳捕捉的燃煤电厂,欧盟从 2005 年碳交易运行之初就已经把能源工业热功率在 20MW 以上 的排放设施强制纳入了碳管制。而国际上一些大的能源集团, 如 BP 和 Shell 等,已经把碳排放的成本(每吨碳排放 40 美 元)纳入项目的投资决策当中去了,也即是说如果一个项目 投资收益率在考虑碳排放成本因素后仍然达到内部立项门 槛方可立项,反之则放弃项目的立项,如果没有考虑碳排放 成本,则项目的投资决策是不完整的,不可能提交到董事会 审批。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众多的国际国际组织 也一直在推动碳定价。世界银行在 2014 年 9 月联合国气候 峰会召开前夕建立了新的碳定价领导联盟,全世界 73 个国 家和 11 个地方政府及逾千家企业和投资者对碳定价表示支 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54%,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52%。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 《2015 年碳定价现状与趋势》报告则显示,约有 40 个国家 和 23 个城市、州省或地区(包括中国的 7 个碳交易试点省 市)已经实行了碳定价,覆盖约 7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 占全球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的 12%。 《巴黎协定》通过后,随着全球碳定价机制的推广及中 国碳市场的发展, 将意味着今后每吨碳排放将会 “有价可循”, 这意味着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将不再像从前一样以“零成 本”方式对待,至于成本到底多少,还有赖于市场的逐步发 展和政策收紧的趋势来决定。 非化石能源加速发展 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向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 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中除了提出 2030 年左右达到碳排 放峰值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

文档评论(0)

tianshidechib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