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业街、夜市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 的经济与社会 “唐宋八大家” 韩 愈,河南人 柳 宗元,山西 人 欧 阳修 江 西 人 苏 洵 四 川 人 苏 轼 四 川 人 苏 辙 四 川 人 王 安石 江 西 人 曾 巩 江 西 人 一、经济重心大转移 材料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大批中原人口南渡,推动了南方的 开发。直到唐朝前期,南方开发较为有限,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从宏观来看,北方经济增长余地不多,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唐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口大量向南方迁徙,南方已是朝廷 的主要赋税来源。南方经济发展取得进一步的成果,有些方面 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 北宋时,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已经定型。至靖康之变, 北方再遭战火,大批人口南渡,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 语,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等 根据材料,指出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 开始南移 完成南移 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 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 ①政治因素:战乱及其破环,南方相对安定。 ②移民因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知识、技术和劳动力)。 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2页) 二、经济发展新高度 1、农业、手工业的显著发展 ①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②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的出现 ③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 唐朝与宋朝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亩产量对比 据学者估算,唐朝耕地面积最多时约为5至6.6亿亩,北宋则达 到7至7.5亿亩。(按今亩制计算) 唐代粮食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约合今每亩51.5公斤)。 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高至六、七石, 这个水平在当时世界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等 人口增长实现了“一个亿小目标” 二、经济发展新高度 1、农业、手工业的显著发展 ①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②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的出现 ③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 ①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 ②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 ③印刷业迅速发展 二、经济发展新高度 2、商品经济发展高峰 ①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②各政权之间贸易的发展 ③铸币剧增和纸币出现 ④海外贸易繁荣 ⑤城市兴盛 聚焦:宋朝城市商业繁荣及其原因 材料 宋朝城市繁华,开封和临安(杭州)盛时人口均超过百万。 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增至46处。宋朝城市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城市工商业者的人口比 以前有较大规模的增加。城市居民被国家户籍列为坊郭户。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等 根据材料,简要指出宋朝城市兴盛的表现。 ①大城市数量增加; ②城市人口增长,工商业者队伍壮大(市民阶层)。 图 1 唐朝长安城平面示意 图 图 2 北宋东京(开封)内 城平面示意图 观察图1和图2,与唐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的商业活动有什么重要突破? ①空间上,打破了坊和市的限制,形成街市,更为开放; ②时间上,突破经营时间的限制,更为自由。 “ ” “ ” “ ” 欢门彩楼 香汤 灯箱 孙羊店 听说书 太医出丸医肠胃病 商业经营特点 ①经营方式:有多种形式的商业广告。 ②内容和服务对象:服务业和文化娱乐发展;面向社会大众。 探讨: 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 (提示:可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观念和政策、人口、交通等角度分析) 材料一 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宋太 宗曾下诏“令两制议致丰盈之术以闻”,让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术。宋神 宗也下达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 ——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宋朝政府取消了汉唐以来的很多禁令,比较重要的有:商品与店铺商号 不再集中于政府指定的官市,居民区与商业区可以混杂,居民被允许自由地 向街开店;取消了宵禁制度,百姓可以在夜间出游、做生意等。 ——据吴晓波《浩荡两千年》 探讨: 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 (提示:可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观念和政策、人口、交通等角度分析) ①环境:相对和平稳定 ②经济、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的显著发展;人口增加 ③观念、政策:统治者重视经济事务(重视理财); 调整管理政策(放宽限制) ④地理、交通: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水陆运输的发展 ⑤其他答案: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皆可。 三、社会新变化 材料一 释其耒耜(指农具)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三》 阅读教材第63页最后一段和64页第一段,指出宋朝百姓能够相对自由迁移的原因。 ①人身束缚削弱; ②官府放松限制。 变化之一:社会横向流动的加强 从“长白一寒儒”到“大宋第一人物” 寄乡人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 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9课《辛亥革命》.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最近下载
- 风电工程风机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VIP
- 西电人工智能19计算智能Part136.ppt VIP
- (必会)注册营养师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集成产品开发(IPD)(整体介绍).pptx VIP
- SY-T 5587.3-2013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pdf VIP
- 童光辉-政府会计-第七章 资产的核算-B.pptx VIP
- 党支部支委培训.pptx VIP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三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MT 76-2011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油及其高含水液压液.pdf VIP
- ★CCC内审检查表文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