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VIP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王莽屡次更改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朝令夕改,混乱不堪,就连现任官也弄不清楚所改。他还模仿古制恢复五等爵,滥封官爵,但又不兑现封地和俸禄,官吏便依靠接受贿赂、盘剥百姓实现自给。 (五)对边疆民族,降低各部族首领的封号和印玺规格;改“匈奴单于”为“降奴单于”,改“高句丽”为“下句丽”加以羞辱,激起各族反叛。始建国二年,王莽征发30万人进攻匈奴。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战争的骚扰,使各族人民遭到了极大的痛苦与灾难。 当时广大农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谷价腾贵,百姓流离。到王莽末年,“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饥死者什七八”。 天凤四年(公元17年),荆州饥民在绿林山(今湖北京山北)起义,号“绿林军”。次年,力子都、樊崇等饥民在琅邪(今山东诸城)起事,将眉毛涂成红色,称赤眉军。起义迅速扩展至全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恢复“汉”国号,年号更始。王莽派42万大军前往镇压。同年六月,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以少胜多,大败莽军,给新莽政权致命一击。十月,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大小相制,内外相维之意。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部刺史》 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制之威重。 ——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六《监察官非刺史》 “以卑临尊”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 西汉前期的豪强有的是六国旧贵族之后,有的是汉初功臣或二千石大吏之家,有的是高资富人,或其他“豪杰并兼之家”。长期盘踞于郡国,欺压百姓,兼并田地,造成朝廷的法制在这些郡国范围内难以施行。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武帝建议:“天下豪桀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武帝从其议,武帝坚决采取的迁徙郡国豪富的措施,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西汉前期,游侠在地方上很有势力。有的游侠以义气侠行相标榜,振人于穷急,脱人于困厄。有的则“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地方上那些不具有政治上身份的豪强,可以统称为地方豪侠。汉武帝也将这些人迁徙到茂陵等地,加强控制。当时有名的游侠郭解就在迁往茂陵之列,最后被处以族诛。。 汉武帝还大批任用酷吏,诛锄豪强、游侠。如张汤为御史大夫,“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兼并之家”。其他如杜周、周阳由等,也是这一类酷吏。这些酷吏对于抑压地方豪侠的猖獗气焰,提高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 政治型游侠、豪族型游侠   平民型游侠、剑客型游侠 (彭卫《游侠与汉代社会》) 武帝时候,不仅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皇权对地方豪强的打击,同时,就皇帝个人的独裁说,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当时的情形下,适应于汉初生产恢复时期的那一套黄老清静无为的统治办法,已不合武帝时期的要求了。主张君主集权,主张大一统,主张政府应该积极有所作为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 ——何兹全《秦汉史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汉初由经学家董仲舒提出来的,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可是,诸家学说不一,趋向各异,不利于维持一统,因此,应该把那些“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学说,都加以摒弃。 他还建议在京师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又在地方上兴办学校,以儒经为教材,以通儒学为仕宦的条件。 ——柯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历史概论》 汉武帝看到,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严密控制人的思想意志与约束人的行为同等重要。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特别是儒家的各种仪制典章,可以将专制主义暴力统治装点得温情脉脉。因而,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学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功能。 ——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为统治者所用? 武帝在位54年,其中对匈奴的征战就延续40余年,同时并举的还有征大宛、攻朝鲜、平南粵,通西南夷等。征战所用之军队少则数万,多至数十万,其他如器械、粮食、马匹等数以万计;辅助性的劳役如修建边城、开凿道路、运输粮草,以及犒劳将士、安顿降民、移民充实边境等,花费无数。自元狩元年(前122年)后,35年间武帝外出祠神、巡行、封禅共29次,每外出祭祀巡行,都有迎送、赏赐以及地方吏民修路、献礼等,耗费的民力、财力也是不计其数。故史家说当时是“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结果是“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此外,还有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