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教案.docVIP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汉历史沿革;“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2.难点: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蕴含的历史智慧;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东汉衰落及表现。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带一路”解说视频导入新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这个惠及亚欧非三大洲、几十国家、几十亿人口的倡议中。这充分体现了东方大国中国在维护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的强劲动力。你们知道“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始连接东西世界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二、讲授新课 (一)、汉初统治: 1、西汉建立:前202,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 (1)背景 ①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 ②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作用: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3、七国之乱:汉初郡国并行,诸国尾大不掉。景帝削藩,七国之乱。 (二)、西汉强盛:(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政治:(1)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2)设立中朝:加强皇权,提升尚书令,削弱丞相。 (3)选官制度:察举制。 (4)设立刺史:监察13州 (5)打击豪强,任用酷吏, 2、经济:(1)改革币制:铸币权归中央 (2)盐铁官营 (3)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4)抑制工商 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接受董仲舒建议主,尊崇儒术,设五经博士。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 4、边疆: (1)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3)行政管理: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 (三)东汉兴衰: 1、东汉建立: (1)西汉末期,政治黑暗,农民破产, (2)王莽篡位: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国号为新。王莽新政,不切实际,引发农民起义。 (3)绿林、赤眉起义: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4)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建汉朝,定都洛阳,即汉光武帝。 2、光武中兴: (1)加强皇权,强化尚书台。 (2)严控外戚,整顿吏治,惩处贪污。 (3)裁并郡县,节省开支。 (4)清查垦田户口,释放奴婢。 (5)重视儒学 3、东汉衰落: (1)外戚、宦官专权 (2)党锢之祸:正直官员和人士不满现实,抨击时政,称为“清议”,被宦官诬陷为“党人”,严厉镇压。 (3)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建立“黄巾军”。东汉名存实亡。 (四)、两汉的文化 1、文学成就《汉赋》、《乐府诗》 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乐府《江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云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行行重行行》 谈谈你对上述诗赋的感受。【学生阅读并展示感受。】 2、史学成就:《史记》、《汉书》 3、医学成就 (1)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东汉《神农本草经》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3)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 4、科技: (1)在代数、几何学上的贡献突出; (2)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3)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4)农业著作。 三、全课小结,思维拓展 师生问题探究: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哪些启示? 思路参考: (1)经济的进步和繁荣既是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也是丝绸之路持久兴旺的动力源泉。 (2)政府支持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作用,是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3)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共同发展的共赢理念,是推动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关键因素,也是丝绸之路的本质属性。 (4)开放包容是沿线各国人民之所以能共同创造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核心理念。 (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