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pptVIP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1793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以达到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的目的而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外交事件。这次会面是中英之间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第一,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 第二,请中国按照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一洋行,买卖货物。 第三,请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商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行收藏,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第四,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 两封国书 天朝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特因天朝所产丝绸、茶叶、瓷器、丝帛,为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摘编自《清实录》 思考:如何看待这两封国书,这两份国书背后又体现着什么? 清朝:“天朝上国”“无所不有”妄自尊大 英国:既有改善贸易关系的愿望,又有殖民主义的侵略性质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欧洲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 01 Part. 两份国礼 英国礼单:装有110门大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天体运行仪、地球仪 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锻、画册、鼻烟壶、扇、普洱茶、茶膏和各色食品等 思考:从这两份礼单中,可以看出两国礼物有哪些特点和区别,其背后又隐含两国怎样的国情呢? 从英国的礼单可以很明显看出英国的礼物具有很明显的近现代化特征,手枪、迫击炮、装备火炮的战舰模型、天体运行仪等都反映了这一点,而中国的礼物多是传统的珍宝、手工业制成品,带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征。其实,这一时期中国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据统计,1820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50%,英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8%。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急速上升,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美国 美国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在美洲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国起步虽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它的农业机器数量迅速超过欧洲各国。至1850年,铁路总长达1.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法国于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到19世纪中期时,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强国。16世纪后期时,沙皇俄国不断进行扩张,并逐步与我国接壤。17世纪中叶时,沙皇俄国开始侵入中国,但遭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之后先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布连斯齐条约》,边疆局势才逐步稳定下来。 法国与俄国 西方 中国 政治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国力强盛 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顽固;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经济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思想 思想文化活跃,近代科技领先世界 科技落后,文化专制,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当中 外交 为开辟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展,并逐步将矛头对准中国。 封建保守,闭关锁国 两次鸦片战争 利益与侵略、主权渐失与被迫开放 02 Part.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 材料:18世纪中叶,英国已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首位。但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壁垒前面,西方的工业品很难找到市场,屡屡亏损。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土特产品的出口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是出超。以中英贸易为例,1781年至1790年,在中国销往英国的商品中,仅茶叶一项就达9600万元。而这期间,英国销往中国的全部工业品只有1600万元,仅及茶价的1/6。 ——李侃《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 英国 中国 茶叶、生丝等 工业品 中英正当贸易:中国出超,英国入超 材料:为了弥补贸易差额,外国必须支付大量的白银。19世纪初,从广州流入的白银,每年约在100万两至400万两之间。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年仍旧出超二三百万两以上。这种贸易状况,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需要是尖锐对立的。于是,英国商人便开始利用鸦片这种特殊商品,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重要手段。 ——李侃《中国近代史》 鸦片贸易兴起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