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儒学的复兴——理学的诞生 儒学的复兴 复兴? 曾经兴盛,后来衰落 发展历程 复兴! 春秋时期 创立 战国时期 蔚然大宗 秦朝 遭遇打击 汉武帝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挑战 隋唐时期 三教并存 宋朝 ? 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历代儒客推崇。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经学僵化 从三国到五代,经学(汉代解释五经的法定经典)僵化,受佛教和道教冲击 理学家的努力 北宋儒学家的努力。希望儒学发挥道德教化功能 理学诞生的背景 儒学的复兴 儒学的复兴 开始: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主张:力图发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 代表人物:(理学或道学学派) 二程和朱熹:北宋后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程朱理学。” 材料一: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上《伊川杂录》 “理”就是“天道”,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社会构成的根本原则 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四: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理”就是“三纲五常”,是指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材料五:他(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又称义利之性或道心)和气质之性(又称人欲或人心)两种。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理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是“理与气杂”,故有善有恶。为此,他主张“去人欲,存天理”,以此来调和阶级矛盾。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去人欲,存天理”,即通过克服过度欲望实现对“天理”的体现 材料六: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 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人生观: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深刻探究万物,真正获得其中的“理” 朱熹还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他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思考:阅读教材P67学思之窗的文献,思考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 元朝中期开科举时,考试内容有两种选择:一是考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书。蒙古统治者对汉族文学创作不完全理解,认为没有实际用处,而对儒家经书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较赞赏。程朱理学作为宋朝新儒学的主流,重视发挥儒家思想在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树立社会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因而顺理成章地被确定为考试答题标准。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重难点解读:辩证认识宋代理学的地位和价值 理学的特点 1.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3. 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佛道化的特点。理学佛道化,把佛、道的禁欲主义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禁人欲”的道德主张。 理学的地位与评价 1. 积极方面 (1)程朱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品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消极方面 (1)程朱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为封建阶级秩序作辩护,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第二章 文学艺术——词曲画说书书法 宋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兴起 唐后期出现一种新诗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文化》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教案.doc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19课《辛亥革命 》.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
-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