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b)
图(b)
力学计算
1、(2015全国新课标I) 25. (20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
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 离为4.5m,如图(a)所示。t =0时刻开始, 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 直
至t =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 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
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 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
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
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 g取10m S。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叫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J2 ;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 )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1、(
1、( 1) 7 =0.1
需=0. 4 (2) 6m (3) 6.5m
【解析】 试题分析;(B根据图像可以判定碰撞前木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v=4^/s
4也f删/sIs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卩= Am!s
4也f删/s
Is
木檢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遠运动时间£ = 1一位移x = 末速度
其逆运动则为勻加遠直线运动可得x = +
2
带入可得①=lw/
木块和木板藍体受力分析.滑动摩顒力提供合外力,即咼旷a 可得问-0.1
(2)碰撞后,木板向左匀减速,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碰撞后,木板向左匀减速,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 m)g .二2mg 二 Ma1
4 2
可得a-i m/ s
3
对滑块,则有加速度 a2 =4m/s2
滑块速度先减小到 0,此时碰后时间为t1 =1s
m/s此时,木板向左的位移为 论=vtj -1曲;=10 m末速度M =8
m/s
TOC \o 1-5 \h \z 2 3 3
滑块向右位移 x2 = — ti =2m
2
此后,木块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仍为 a2 =4m/s2
4 2
木块继续减速,加速度仍为 a- m/s2
3
假设又经历t?二者速度相等,则有 2上2 = V - a-t2
解得 t2 = 0.5s
\o Current Document 2 7
此过程,木板位移冷二Vlt2 -尹花=~m 末速度V3二Vl -砒
2 1
滑块位移x4 a2t2 m
2 2
此后木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
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为 厶x = x X ? x2 -x4二6m
滑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所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 6m
(3)最后阶段滑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整体加速度 a二
2
位移花瓷=2m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
(2015全国新课标II)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某地有一倾角为 0=37
3
(sin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 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 B上有一碎石堆
5
A (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 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
3
也为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 w减小为-,B、C间
8
的动摩擦因数 鬼减小为0.5, 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 2s末,B的上表面突然 变为光滑,血保持不变。已知 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 , C足够长,设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m/s2。求:
(1 )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 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答案】(1) ai=3m/s2; a2 =1m/s2;( 2) 4s
(2014年新课标1) 24. (12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
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
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 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
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 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
轮胎与沥青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 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
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解析: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丄0,刹车时汽车的加 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s,反映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mg 二 ma。 ①
2
S =Voto - h ②
2ao
式中,m和vo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依题意有
2
?——% ③
5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
运动学公式得
)mg = ma ④
s 二
s 二 vto
—
v+——
—a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0m/s (72km/h) ⑥
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 39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