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检验; 绪 论;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可直接看见,必须用光镜或电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乃至几万倍方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 分 类
根据其形态结构以及组成分三型: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衣
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3、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
;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三、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发展过程:
经验微生物时期
实验微生物时期
现代微生物时期(20世纪中期)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显微镜+培养基
(1)微生物的发现: 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研究的创始人:巴斯德
李斯特
郭 霍;Leeuwenhoek(1637-1723,Holland)
发明能放大约270倍的显微镜
第一个看到微生物的人(1676年);;microscope;;扫 描 电 镜; Louis Pasteur(France 1822-1895 ),是第一个开创微生物生理学研究的人 ; 于1857发现有机质的腐败、粮食的发酵、酒的制作均由微生物所引起。
创立巴氏消毒法
首先认识到狂犬病、炭疽病、霍乱及桑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所引起,提出了疾病的“germ theory”,并且制备了狂犬疫苗。
为生物学(微生物的生理学)及生物化学奠定了基础。 ;Robert Koch(Germany)
微生物学实验研究的鼻祖;;Joseph lister (英国外科医生 )创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用具为消毒防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伊凡诺夫斯基:病毒的发现者
;(2) 免疫学的兴起:
琴纳(牛痘苗)、巴斯德(霍乱、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动物血清治愈白喉。; 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传统病原卷土重来;
新型病原:如军团菌、幽门螺杆菌、莱姆病螺旋体、肺炎衣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SARS病毒等。
发现了比病毒更小的微生物:类病毒、拟病毒、 朊粒. ; (2)致病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采用新技术
各种致病因素的分子机理及调控。
完成了部分细菌、病毒的基因测序,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3)诊断技术的发展
三大标记技术
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杂交,PCR,微 量化,自动化。
(4)疾病的防治:各种新型疫苗的研制
传统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
(5)免疫学独立
远远超越抗感染免疫的范畴。; 发展趋势:
①病原微生物性状的研究,建立快速、特异、简便的早期诊断方法,特别是病毒病的诊断。 ② 病微毒力因子的研究,从发病机制中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 ③微生物耐药性的研究解决细菌耐药性的问题。④ 寻找有效的抗病毒药物。⑤ 微生态学的研究,开发微生态制剂。⑥ 院内感染的研究,建立监测和预防制度。 ⑦ 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定,从本质上解决微生物感染的诊、防、治等;四、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的发展方向:
向着快速、敏感、特异、自动化、微型
化、微量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等
方面发展。; 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
1、研究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等方法,
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
2、选择各种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最佳检验方法,
探讨各种病原体的检验程序。
3、正确进行各种病原体的快速诊断、药敏试验。
4、认真进行检验结果的分析、检验方法的评价及
临床意义的评价。
5、及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定期报告分离
菌株的耐药趋势,指导临床用药。
6、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和控制。; 五、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课后小结:
学习了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微生物是一大类肉眼直接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其特点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介绍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许昌市中心血站招聘工作人员6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22版)(附第一号修改单).pdf VIP
- 工人进场三级教育卡(一人一档).pdf VIP
- 2025年许昌市中心血站招聘工作人员6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悬臂施工中腹板斜裂缝成因分析.docx VIP
- 2025年许昌市中心血站招聘工作人员6名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化妆品产品稳定性测试报告(A0).xlsx VIP
- 实验二幅度调制与解调的研究.pdf VIP
- 储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黑龙江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四年下册.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