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班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学问点归纳
界
_文档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古诗需要复习哪些呢 ?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语文下
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 一 )
1.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xng) 交横(hng)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 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 译),(我) 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 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 ( 于
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 (可以与我 )共同游乐的人,于 是(我) 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 我们便一同在庭院
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
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
光?(又有) 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 (不汲汲 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 )清闲的人罢了。
1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是苏
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文言词语
[
[ [
[ [ [
[ [
[ [ [
[ [
[
解] 除去,脱。
户] 门。
欣然] 喜悦的样子。
念] 考虑、想到。
遂] 于是,就。
寝] 睡觉。
相与] 共同,一起。
中庭] 院里。
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 交错。
盖] 原来 (是)。
但] 只是。
闲人] 清闲的人。
耳] 罢了。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
2
写“闲”,传达了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 “闲”融为一体,深
沈含蓄,精美传神。
结构提纲
欲睡 ;;( 月入);; 起行;;( 念);; 寻友;; 漫步;; 抒意(少闲)
兴奋喜悦转忧、孤寂宽慰、乐极难言之情
问题探究
1. “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 “欣然起行”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 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的心情。
可能想: 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 ?在这谪居的寂寞中,
谁能与我同赏明月 ?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 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 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 “解衣欲睡,欣然起行” , “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
么?
二人心有灵犀。
7. “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 ?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
3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
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 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目的是什么 ?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 ; 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
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 写景中表现了怎样的心境 ?
清静、舒适、愉悦。
10. 想像一下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1. “何处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怎 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怎样理解
“闲人”的含义 ?)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
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2. 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
13. 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 “闲人”是点睛之笔, , “闲”表
现在何处 ?(摘引文中句回答 )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 ; 与“怀民步于中
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
4
拓展延伸
1. 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
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 从文中可见当时思想怎样 ?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
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
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英语高频词汇表.docx
- 06徐明路安全表格.docx
- 中考化学模仿试卷分类汇编之专题3金属与金属矿物.docx
- 中学校生禁毒学问竞赛题目与答案.docx
- 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经验材料.docx
- 中心空调安装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 施工报告怎么写.docx
- 树立目标发言稿.docx
- 河北工程量计算规则(doc57).docx
- 变频器内置PID功能在恒压供水设备中的应用宗红星天俱时.docx
- (正式版)T∕PSC 28.2-2025 《典型区域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应急决策服务 第2部分: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区》.pdf
- (正式版)T∕BEA 43008-2025 《装备无人机挂载实施通用方法》.pdf
- (正式版)T∕DASIV 002-2025 《钢铁行业 设备智能运维标准体系》.pdf
- (正式版)T∕WJDGC 0027-2025 《计算机视觉的几何型建筑材料智能检测技术》.pdf
- (正式版)T∕HMSA 011-202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农业干旱》.pdf
- (正式版)T∕WJDGC 0026-2025 《润滑油塑料罐生产制造及智能物流输送自动检测控制技术》.pdf
- (正式版)T∕HMSA 010-202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农田渍涝》.pdf
- (正式版)T∕HMSA 013-202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水稻障碍型低温冷 害》.pdf
- (正式版)T∕CASAS 54-2025 《氮化铝晶片吸收系数测试方法》.pdf
- (正式版)T∕HMSA 009-2022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 高粱》.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