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生有机酸和醇类的微生物;5.1 乙 酸;2.溶剂
3.乙酸酯合成
4.乙酸盐
5.杀菌剂——乙酸和乙酸钠常见于控制面包生产中由真菌引发发粘现象。最近还用于含水量较高谷物保藏, 乙酸和丙酸混合物对红曲霉、青霉菌和曲霉菌等有杀菌作用。含水量高达27%谷物用乙酸和丙酸混合物处理, 可保留145天而不受霉菌感染, 不然谷物在1周内就会变质。
6.合成卤代乙酸;5.1.2 产生乙酸微生物
醋酸菌是指氧化酒精生成乙酸细菌总称。它属假单胞杆菌科, 是需氧细菌代表。醋酸菌关键作用是氧化酒精生成乙酸, 一些醋酸菌能继续氧化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醋酸菌形态为短杆或长杆状细胞, 单独、成对或排列成链状, 有时几条链平行排列成指级状, 细胞大小为1—37μm×0.2—0.5μm。
醋酸菌分类方法有多个, 1978年, 柳田腾治氏依据醋酸菌对维生素要求和对有机酸同化性, 将食醋酿造优良菌株分为两个属, 即醋酸杆菌属和葡萄糖杆菌属。
醋酸杆菌属, 现已发觉有53种, 它们特点是: 氧化乙醇;生成乙酸, 不氧化葡萄糖, 不需要维生素, 能同化关键有机酸(尤其是对乳酸、琥珀酸同化力很强)。
葡萄糖杆菌属现已发觉有8个种, 它们特点是: 能氧化酒精生成乙酸, 但氧化能力很弱, 它们不再分解乙酸为二氧化碳和水, 能利用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 需要维生素, 对关键有机酸几乎都不能同化。
多个酿造食醋常见醋酸菌:
1.奥尔兰醋酸杆菌
属葡萄酒醋酸菌属, 是法国奥尔兰地域由葡萄酒生产乙酸关键菌株, 它能产生少许酯, 生酸能力较小, 最大产酸量为2.9%, 但有较强耐酸性。菌体大小为: ;0.3—0.4μm×1.6—2.4μm。生长最适温度30℃, 最高温度39℃, 最低7—8℃。; 4.产醋醋酸杆菌
产醋醋酸杆菌是德国哈斯雷醋厂使用菌株, 为速酿醋酸菌。此菌能产生大量乙酸乙酯, 给食醋以葡萄酒芳香。但该菌体产酸量较低, 又可氧化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菌体大小0.1—0.2μm×1.2—1.4μm。最适生长温度33℃。; 6.恶臭醋酸杆菌
为啤酒醋酸菌。此菌在液面能形成皱折皮膜, 菌膜沿器壁上升, 溶液不混浊。该菌株最高产酸量为7%—9%, 耐酒精8%以下, 并能继续分解乙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最适培养温度28—30℃, 最适pH3.5—6.0。; 8.胶质???酸菌
为葡萄酒醋酸菌, 能在酒醪中繁殖, 致使酒醪酸败变粘。该菌生酸速度慢, 又分解乙酸, 并能生成大量粘膜, 称为“醋母”, 使乙酸产生腐败坏味。此菌在全部醋厂都为有害菌。;另一株是沪酿1.01。不过, 现在中国大多数酿醋厂, 仍然利用天然醋酸菌进行自然发酵, 开放式操作肯定会有天然醋酸菌侵入, 致使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1.食品工业 大量用于食品酸化添加剂, 尤其是软饮料和糖果。加入硬糖中能增加酸味, 还有利于使蔗糖转化为单糖类, 可避免因蔗糖溶解度小而结晶成粒。食品中加入柠檬酸还可控制合适pH。
2.药品 柠檬酸可与水中碳酸盐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发泡)和柠檬酸盐, 有利于药品有效成份快速溶解, 还可增加一些泻药和麻醉药溶解作用, 并可改善口味。柠檬酸盐还是血液抗凝剂。
3.化妆品 含柠檬酸洗发液能使头发含有光泽且富有弹性。可与铬矾、糊精、甘油和氧化铵等配制成固发液。; 4.洗涤剂 柠檬酸盐有很好洗涤剂性质, 作为添加剂能替换磷酸盐配制易于生物降解洗涤剂, 以避免富磷化污染环境。
5.其她工业用途 二氧化硫吸收剂、油井处理剂、纺织助剂、金属清洁剂、烟草添加剂和废水处理剂等。
柠檬酸是中国发酵工业一个大行业,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柠檬酸生产国, 出口量一向处于中国生物技术产品最前列。;5.2.2 产生菌类
淀粉质原料: 黑曲霉(生产菌为其变种)。
烃类原料: 假丝酵母; 1974年, 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采取酸性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柠檬酸产生菌。并经60Coγ射线诱变, 取得中国柠檬酸生产中第二代菌种黑曲霉D353,1977年筛选择得第三代高浓度薯干直接深层发酵新菌种黑曲霉5061。1979年筛选择得第四代生产菌种黑曲霉3008。1982年推出第五代生产菌种Co827。现在大多数工厂仍使用此菌种生产。
石油原料柠檬酸发酵研究以日本、美国研究报道占多数。以正烷烃为原料, 采取解脂假丝酵母发酵, 产酸达18.3%, 转化率155%。其缺点是发酵液中异柠檬酸含量较高。但以烃类作基质, 因其安全性而不宜做食品或美容品等添加剂。 ; 现在已知很多微生物能产生柠檬酸, 尤其是霉菌, 尤其是黑曲霉, 但生产上用是其变种。部分细菌如石油节杆菌、棒状杆菌, 局限青霉部分种。假丝酵母部分种能够烃类为原料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证据学全套课件.pptx VIP
- GB 50650-2011(2022年版)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docx VIP
- 新时期山西省总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分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残疾儿童康复评估报告2025.docx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pdf VIP
- 新常态下高校工程审计范围及审计依据风险和解决措施.pdf VIP
- HJ 1093-2020 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最新解读.pdf VIP
- 探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pdf VIP
- 智能温控调速电风扇毕业设计答辩╱格式.ppt VIP
文档评论(0)